北極淡水湖黑曾湖(Lake Hazen)。圖/翻攝自lakehazen官網
北極淡水湖黑曾湖(Lake Hazen)。圖/翻攝自lakehazen官網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各國日前陸續解封,但據加拿大最新數據指出,下一波全球大流行可能不是來自蝙蝠或鳥類,而是來自融冰中的物質。

據《衛報》指出,一項針對加拿大北部湖泊「黑曾湖(Lake Hazen)」的土壤和湖泊沉積物,進行的遺傳分析,分析指出在融化的冰川附近,可能讓病毒外溢有更高的風險,等同於病毒首次感染新宿主的風險。隨著氣候變化導致全球氣溫上升,冰川和永久凍土中的病毒和細菌更有可能被重新喚醒,並感染當地的野生動物,特別是當病毒的範圍越來越靠近兩極的時候。

例如,2016年西伯利亞北部爆發炭疽病,導致1名兒童死亡並感染了至少7人,原因為一股熱浪融化了永久凍土,並暴露了受感染的馴鹿屍體。而在此之前,當地區最後一次爆發是在1941年。

為了更好地了解冰凍病毒帶來的風險,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教授Stéphane Aris-Brosou和她的同事,從黑曾湖收集了土壤和沈積物樣本,靠近冰川的小、中和大量融水流入的地方,對這些樣本中的RNA和DNA進行測序,以確認與已知病毒以及潛在動物、植物或真菌宿主匹配的特徵,並以一種演算法來評估這些病毒感染不相關生物的可能性,發現在靠近大量冰川融水流入的地方,病毒傳播到新宿主的風險更高,尤其是隨著氣候變暖更有可能發生。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教授指出,預測溢出的高風險不等於實際溢出,「只要病毒和它們的『橋樑載體(Bridge Vectors)』不同時存在,發生重大事件的可能性仍然很低」,可以自信提出的唯一結論是,隨著溫度的上升,在這種特殊環境中溢出的風險正在增加,「 但這會導致流行病嗎?我們絕對不知道」。

而近期其他研究指出,未知的病毒確實可以在冰川中游盪,例如去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在中國青藏高原採集的冰樣本中,發現了33種病毒的遺傳物質,其中28種是新病毒,而根據病毒的位置判斷約有15,000年的歷史。

2014年,艾克斯馬賽(Aix-Marseille)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成功地復活從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分離出的一種巨型病毒,使病毒在3萬年以來,首次重新有傳染性。此研究作者Jean-Michel Claverie當時說,這些冰層暴露可能是「災難的開始」。

責任編輯/殷名慧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