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COVID-19疫情升溫,不少民眾一出現症狀都會在家自行快篩。有網友表示,自己做完快篩後,看到一條線陰性想說應該沒事,就把試劑裝進夾鏈袋裡,沒想到睡個午覺起來,一條線竟然變兩條線,讓他嚇得上網發文求助。有醫師認為,快篩試劑的檢測結果,在15分鐘到半小時內判讀最準,太早或太晚都會影響判讀結果,建議這位網友再做一次快篩。另外,也有醫師提醒,使用快篩前要注意幾件事,分別是把鼻涕擤乾淨、攪拌檢測液動作別太大,才不會影響判讀結果。

15分鐘到半小時最準 太早或太晚影響判讀

近來使用家用快篩已經變成日常,有網友自己做完快篩,原本顯示一條線陰性,睡個午覺起來,卻變成兩條線陽性,引發熱烈討論。發文的網友說,他快篩完等15分鐘,結果顯示一條線陰性,就把試劑裝進夾鏈袋。睡午覺起來,卻看到變成兩條線,「整個人都醒了」,讓他緊張得在網路上發問,這樣到底算不算確診。

有人回應,陽就是陽,沒病毒怎麼放也不會變;還有同樣經驗的網友現身說法,表示自己已經確診;不過也有人覺得放太久,超過參考價值。

有網友睡個午覺起來,快篩結果竟然變成兩條線。圖/台視新聞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指出,建議的判讀時間為15至30分鐘,如果放太久再去判讀,出現了第二條紅線,這時候也不用過於驚慌,不用急著一定要馬上去驗PCR,可以再做一次快篩確認。

快篩前「4件事」最重要 醫師:把鼻涕擤乾淨

還有醫師建議,想避免快篩檢測失敗,有四大訣竅要注意,像是快篩前先把鼻涕擤乾淨,避免粉塵髒汙影響判讀;攪拌檢測液時,動作也不要太大,檢測液要慢慢滴入樣本恐,避免產生氣泡;至於判讀時間建議在15到30分鐘內,太早或太晚都會影響判讀結果。

醫師提醒使用快篩要注意4件事。圖/台視新聞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朱怡玟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