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大火釀成6死6傷的悲劇,雖已確認是房客放的火,但女房東長期撿回收、又將雜物堆積在大樓樓梯間,不僅影響居民逃生,也造成消防人員搶救的困難。這起意外事件不僅令人痛心,女房東的「儲物症」也受到社會的關注。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 新增儲物症

很多人都有東西捨不得丟、雜物堆滿屋的情形,看似「念舊」的行為,殊不知自己可能已經生病了!門諾醫院身心科醫師鍾德表示,最新版的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五版(DSM-5),已新增儲物症為診斷項目。其特徵為:丟棄困難、充滿雜物或凌亂、過度獲取、缺乏自覺等;患者透過蒐集、囤積的過程來滿足心靈上的不安,即便這些物品沒有價值,但因為缺乏自覺要丟掉,所以越堆越多甚至造成了他人的困擾。

年長者易發生 恐與失智症有關

因為患者通常沒有病識感,所以不會主動就醫,周遭親人的協助就顯得格外重要。鍾德醫師進一步說,儲物症較容易發生在年長者身上,除了與年長者曾經歷過物資匱乏年代,導致捨不得丟物品,甚至在路上看到廢棄物,自覺有價值就撿回家堆放外,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失智症導致;失智症患者容易重複購買,因此不知不覺物品就堆滿家中。

改善儲物症 第一步學會「斷、捨、離」

鍾德醫師強調,儲物症其實很常見,學習「斷、捨、離」是改善儲物症的方法之一:可以先丟棄確定不需要的物品,然後對其他物品設定一個期限,例如一年內完全沒使用到或是二年內沒有穿過的衣服等,待設定時間到仍未用到,便可以丟棄或是回收,以漸進式的方式進行,除了可以避免過度刺激,也能讓儲物者的心情較為平復與安心。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狂買、捨不得丟...小心囤積症上身! 精神科醫曝「背後心理」
·事情總到最後一刻才肯做!如何改善拖延症? 心理師授「1秘訣」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