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域近期出現一陀陀黏呼呼的物體,引發熱烈討論。圖/台視新聞
澎湖海域近期出現一陀陀黏呼呼的物體,引發熱烈討論。圖/台視新聞

近期澎湖海域出現一陀陀看來黏呼呼的怪東西,像外星生物又像排泄物,有民眾看見後擔憂海裡生出這種東西對生態會不會造成破壞,但縣政府說,這單純是季節交換很常見的現象,是藻類的一種,對生態無害。

一陀陀黏呼呼的怪東西 專家:棲狀褐茸藻

這一陀長在海中,拉上水面又變成團狀的不明物體,看起來讓人很不舒服,不知情的民眾很擔心會不會是什麼新物種,長期下來是否對海洋生態有害?農漁局表示,初步從影片看,猜測這可能是是一種藻類的屍體,因為季節交換,底棲的藻類死亡後浮上水面。

種苗繁殖場則表示,這應該是棲狀褐茸藻,一般都在季節交替時出現,這在澎湖來說是換季時很常見的東西,常往海邊跑的人應該都看過,這種東西對生態環境無害,就是年年會出現,一段時間又消失。

在澎湖換季很常見 專家:對環境無害

棲狀褐茸藻主要生長在中、低潮間帶海浪力量較小的潮池環境中,也會附生在其他大型藻類之上。分佈在全球溫帶及暖水海域,大量出現在海邊的原因可能因為水溫升高後,藻體脫落才會成團出現在水面,隨著時間一長,也會慢慢分解掉,對環境無害,所以下次看到時可別被他奇特的外貌給嚇到了。

棲狀褐茸藻一般都在季節交替時出現。圖/台視新聞
棲狀褐茸藻主要生長在中、低潮間帶海浪力量較小的潮池環境。圖/台視新聞

責任編輯/陳耿閔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