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半百的王先生是事業有成的主管,雙親都還健在,有一兒一女,一家6口平安同住。雖然夫妻與家中長輩皆有長期慢性高血壓與輕微心律不整等困擾,但多年規則服藥,病情也控制的相當平穩。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加護病房主治醫師王晨旭表示,不過最近隨著COVID-19肺炎疫情在台灣蔓延,全家老小擔心一旦不幸染疫的話,家庭群聚可能的重症惡化,但卻又憂慮疫苗注射後,可能會發生的血栓或心肌炎風險。

透過穿戴行動裝置,監測多樣生理數據

在持續猶豫是否一定要接種疫苗的糾結中,趁定期回診時來到診間詢問醫師疫苗選擇的建議。偶然一瞥,剛好看到這位病人手腕上多了一支能監測心肺功能的智慧型手錶,便給了以下善用穿戴裝置及定期醫療追蹤的滿意諮詢。

王晨旭指出,目前市面流行的穿戴行動裝置,許多生理參數已可透過這一類的智慧手錶或手環被很方便的記錄與擷取,舉凡一般的心跳數、心電圖、血氧濃度,到進階的熱量消耗、呼吸訓練、運動強度、睡眠品質、心律變異度、血壓高低、心律不整等。在大數據及演算法的不斷精進下,市面上已出現許多通過醫療認證的器材及App,可以適當地運用在這個疫情漫漫令人無奈焦慮的隔離生活裡。

不幸染疫,生理訊號可被記錄

而若不幸染疫,身體許多生理訊號的變化進展,都有可能被手上的智慧裝置隨著時序記錄下來:發燒伴隨而來的心跳數加快、心律變異度減少、血壓上下;發生隱性缺氧(或是所謂的「快樂缺氧」)帶來的呼吸速率增加、血氧濃度下降、睡眠品質變差等。以及接種疫苗當時情緒緊張可能發生的心搏過速、血壓飆升;施打疫苗後不幸產生血栓伴隨出現的心律變異度減少、心跳加速;或是疫苗接種後發生心肌炎出現心跳過緩或過快、心律不整、呼吸變快、血壓不穩等。

王晨旭進一步說明,若身體持續不舒服,智慧裝置出現異常記錄,便可進一步就醫求診,安排胸部X光、24小時心電圖或事件記錄器、心臟及週邊血管的超音波或血管攝影等進階的完整檢查。早日接種疫苗,定期追蹤慢性疾病,盡早釐清疫情可能問題,保持全家身心健康。

王晨旭要民眾特別留意,目前這些坊間隨手可得的器材及App,需要正確使用才有實際參考價值,上述器材及App有些可能僅適合特定年齡或族群,需詳閱使用說明正確使用。另外,若使用的是未經醫療認證的器材或App,所得到的數值資料僅供參考,應謹慎判讀勿隨意相信,若有需要,還是要早日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延伸閱讀】
還在168不吃早餐嗎?心臟科權威曝:死於這幾種疾病風險高
女生怕黑開燈睡,體重暴增之外,這件事也跟著來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