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遭病毒汙染的物品表面,因而染疫的機率到底有多少?國內有醫師翻出美國疾管署引用的論文研究,顯示機率是低於萬分之一!專家認為,空氣傳播才是重中之重,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接觸傳染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才會要求做環境的病毒檢測。

指接觸汙染物染疫率低 醫:空氣傳播是重點

疫情當前,民眾在餐廳吃飯前不忘先用酒精擦擦桌子表面,就怕有病毒殘留,但國內有專家翻出美國疾管署引用的論文實證研究,指出跟直接接觸、飛沫和空氣傳播相比,汙染物傳播的風險相對比較低,透過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表面,因而染疫的機率低於萬分之一,醫師認為不該再查接觸傳染,而是要著重空氣傳播。

醫師潘建志表示,「摸到以後再接觸到自己的臉、眼、口、鼻等,這樣進到體內而染上新冠肺炎,其實這種案例的機率非常的低」。但指揮官陳時中說,「物品的傳染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我們才會做相關場域的病毒的檢測」。

北京確診者收「國際郵件」 外包裝、內頁採陽

指揮中心認為接觸傳染也不是不可能,陳時中則列舉國外例子表示,北京一名感染Omicron病毒的確診病例,自稱收過一封國際郵件,1月7號從加拿大寄出,途中經過美國、香港再轉運到北京,他11號收信,只摸過郵件外包裝和第一頁文件,後來北京當局針對這份郵件外包裝和內頁文件採樣檢測,結果都呈現陽性,還檢測出Omicron病毒。

對此陳時中這麼解讀,「是從信上面飛鴿傳書就可以帶來,相對(感染)的人一定很多,因為信不會只寄給一個人,那如果在信上查到這些病毒,那可能這個有染疫的人,在開信的時候就把病毒留在上面了」。

病毒透過汙染物傳播,像這樣的接觸性傳染風險到底大不大,也引起各國專家關注。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林均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