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又怕暈車不舒服,影響出遊興致,許多人會提早服用暈車藥來預防不適症狀。但是,你知道嗎?暈車藥並非人人都適用,也必須小心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
該如何避開暈車藥的用藥地雷呢?藥師郭建宏於食品藥物管理署《藥物食品安全周報》中,特別邀請藥師郭建宏為大家說明使用暈車藥的注意事項,藉以掌握用藥安全,讓旅途更安心。
什麼是「動暈症」?是一種疾病嗎?
暈車、暈船、暈機,統稱為「動暈症」,指的是在交通工具移動時產生的不舒服症狀,包括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眩暈、面色蒼白及冒冷汗等。這是人體與外界接觸的三個感覺管道:視覺、前庭覺、本位覺,三者感受的訊息不一致,使大腦感到混亂而造成的症狀,並不是一種疾病。
郭建宏表示,暈車藥能協助身體阻斷過多的訊息,減輕或避免動暈症的相關症狀。而市面上最常見的暈車藥,以第一代抗組織胺藥品及阻斷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抗膽鹼藥品為主。
暈車藥何時使用最有效?
郭建宏指出,一般暈車藥分為口服和貼片等劑型。口服劑型於搭乘前30分鐘至1小時服用;貼片至少在搭車前4小時貼於身體無毛髮處,如耳後,才能確實發揮效果。
臨床上,常遇到民眾忘記提早服用暈車藥,導致藥效不佳。他提醒,使用暈車藥前應詳閱說明書,因每種藥品效果與持續時間不一,若不注意可能會過量而造成危害。
暈車藥會有副作用嗎?與那些藥物不可併用?
郭建宏說明,常見的暈車藥副作用,包含口乾、尿液滯留、嗜睡等。而許多藥物不適合與暈車藥一起服用,例如,感冒藥、抗過敏藥中常含有抗組織胺成分,若同時使用,恐會加重副作用;失智症藥品的作用機制有些與暈車藥相同或衝突,若同時服用,可能產生不良影響。
他提醒,部分暈車藥可能會引起嗜睡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如需駕駛或操作危險器械者,均不建議使用。不適合服用暈車藥者,可由改善空氣流通、坐在交通工具內相對平穩的位置,以減少動暈症的症狀。
食品藥物管理署呼籲,民眾購買暈車藥時,應先諮詢藥師或醫師,確認是否適合服用,且勿將藥品分享親朋好友,以免不適合的族群在使用後產生不良影響。
不適合使用暈車藥的五大族群
1. 良性前列腺(攝護腺)肥大患者:因暈車藥會抑制尿液分泌,會使良性前列腺肥大症狀加劇。
2. 青光眼患者:可能造成眼壓升高,導致青光眼加重。
3. 6歲以下孩童:因肝腎功能發育未完全,不易代謝藥物。
4. 高齡者:常服用多種慢性病藥,不同藥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且因肝腎機能較差,更容易產生副作用。
5. 懷孕未滿3個月的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