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吃得好、睡得好,不僅三高容易找上門,就連肝臟也被養成肥肥胖胖的「脂肪肝」。尤其近年來,脂肪肝人口在台灣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調查顯示,脂肪肝的盛行率大約是43%,也就是每100個人,將近一半的人患有脂肪肝,是國人值得加以警惕的健康問題。
然而,脂肪肝會不會變成肝硬化?有哪些症狀?嚴不嚴重?容易罹患的族群是哪些?最重要的是,是否有釀成肝癌的危險?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 熱量過多所致
脂肪肝指的是肝臟內的脂肪(主要是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含量超過肝臟總重量的5%以上,或者肝組織切片超過10%以上的肝細胞,有脂肪空泡堆積的情形,就稱為脂肪肝。簡單來講,脂肪肝就是脂肪堆積在肝臟組織上,也就是俗稱的肝包油。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助理教授陳巧明解釋,當我們吃了食物之後,胃腸吸收的營養素會經由肝門靜脈聚集在肝臟,而肝臟會根據身體的需要,進行各種營養素的儲存與代謝。
不過,當身體吃進過多的熱量或脂肪的情況下,肝臟便會將多餘的熱量轉換成脂肪儲存起來,當肝臟蓄積的脂肪越存越多,也就發生俗稱「肝包油」的脂肪肝。
脂肪肝高危險族群 7情況要提高警覺
脂肪肝常見原因有肥胖、血脂過高、糖尿病、酗酒等原因,其中又以體重超重為常見原因;陳巧明補充,蛋白質攝取不足的人,也容易有脂肪肝。
1、肥胖
肥胖程度已被證實與脂肪肝的發生有正相關,尤其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的民眾更要注意;其中,有腹部肥胖身材的人,也就是腰圍肥胖者,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者,都是容易罹患脂肪肝的高危險群。
2、酗酒
飲酒過量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因為酒精氧化產物會影響肝臟代謝脂肪的途徑,造成三酸甘油酯的堆積,而形成脂肪肝。
3、代謝症候群患者
患有代謝症候群的人也容易發生脂肪肝,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控制失常,導致肝臟製造及代謝脂肪的功能也發生異常,容易使得脂肪囤積在肝臟裡;研究更發現,糖尿病患同時伴隨有肥胖問題,脂肪肝的程度更嚴重;此外,血脂肪過高,也容易引起脂肪肝。
4、過度熱量攝取者
不論是油脂、澱粉或糖分,只要攝取過量,都會讓肝臟蓄積過多三酸甘油酯,引起脂肪肝。
5、肝炎患者
研究發現,患有C型肝炎患者,有一半以上出現脂肪肝,但C肝病毒治療好後,脂肪肝也會隨著消失。
6、開刀或減重過快者
進行手術或是減重過快的人,可能會影響肝臟對脂肪的代謝,進而造成脂肪過度堆積在肝臟中,而形成脂肪肝;因此,減重不宜過快,每週最好不要超過0.5~1公斤為基準。
7、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者
長期缺乏蛋白質,不能滿足人體生理所需,會導致脂質代謝異常,使脂肪囤積在肝臟,經常發生在厭食、飢餓,或過度減重的身上,稱為「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脂肪肝會自己消失 適當飲食、運動+體重控制
脂肪肝是可逆的症狀。陳巧明說,只要透過適當的飲食、體重控制以及養成運動的習慣,一段時間後脂肪肝通常會自行消失;不過,若沒有積極治療,引發嚴重的脂肪肝,將會提高肝臟發炎的可能,進而影響肝功能。
若仍然置之不理,長期肝臟發炎會釀成不可逆的肝臟細胞死亡,也就是俗稱的肝硬化,就會提高肝癌發生的機率。
脂肪肝有無症狀 因人而異
事實上,脂肪肝會不會出現症狀要視體質而定。許多人雖然患有脂肪肝,但是抽血檢查發現肝功能是正常,這些族群多半也不會有什麼症狀;即使到了嚴重一點的脂肪肝,假使肝指數還在正常範圍內,可能也不會出現任何不適的症狀。
不過,的確少數人會出現疲倦、全身無力、噁心、嘔吐等症狀,到了中度以上的脂肪肝,很有可能會出現肝腫大、右上腹壓痛的情況,透過抽血檢查,則很有可能發現肝指數(GOP、GPT)有升高的趨勢。
脂肪肝不會遺傳 代謝症候群要當心
脂肪肝並不會遺傳,不過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如糖尿病及高血壓、高血脂等卻有家族遺傳的關係;所以,假使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時,最好做好飲食控制與養成運動的習慣,避免脂肪肝找上門。
延伸閱讀:
·4飲食習慣都會養肥肝! 老生常談的叮嚀最重要
·看不到的脂肪最可怕! 4大因素都會讓內臟脂肪過高…長期減肥也不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