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看重冬至 吃湯圓意義深遠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節日,這天太陽正好會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天,但同時也被視為最重要的節氣,因為日最短夜最長的原因,古人將這「極陰之日」視為迎接陽光的日子,其重要性甚至堪比春節,古人常說「冬至大如年」就是這個意思。

冬至這天,最大的傳統就是吃湯圓,明朝更留傳著「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的俗諺。不過吃湯圓的習俗哪來的呢?其實有非常多種說法,有一說法是在閩南地區有一對夫妻帶著小女兒,某天妻子過世,丈夫決定賣女兒以籌安葬費,女兒一聽就昏過去了,後來爸爸用糯米圓及米湯餵食女兒,藉以喚醒她,後來他倆都不願將糯米圓吃光,深怕吃光就永遠分開了,後來女兒到了有錢人家裡當丫鬟,某天突發奇想,在家門掛上兩顆又大又圓的糯米圓,希望與父親相認,雖然不知道後來是否父女團圓,但這習俗就在閩南地區慢慢流行起來,因此湯圓也開始象徵「團圓」。

有關於湯圓的寓意,除了團圓,還有「取圓以達陽氣」之意,因為在冬至後,氣溫會開始緩緩回升,有此一說「冬至一陽生」為使陽氣回復,於是以圓象徵迎接陽氣。此外,家長常常說吃一顆湯圓長一歲,其被認為源於周代至漢初以冬至為歲首的曆制,南宋陸游也在其作品中表示「吃盡冬至飯便添一歲」。

冬至湯圓有一個特色,是家家戶戶都吃紅白湯圓,稱「冬節圓」,這意味著「陰陽交替」。部分傳統家庭相當講究,會用染色的圓仔(生粿),讓小孩捏一些小動物,俗稱「做雞母狗仔」通常會捏家中有飼養的牲畜,以犒勞這些小動物一年來的辛苦。

另外吃湯圓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吃湯圓時,每湯匙都舀兩顆,如果吃到最後剩下奇數的人,必為未婚者,偶數則為以婚者,而好賭之徒也會用這種方式,來預測自己的賭運。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