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今早小S證實了姊姊的死訊,她表示大S因為流感併發肺炎而過世。
流感易演變重症,65歲以上長者為高風險族族群
流感症狀比起感冒,不僅較為嚴重,而且持續時間長,短則五天,長則七到十日症狀才會完全緩解;其中約10%的病人還會出現噁心、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伴隨呼吸道症狀,後續也容易誘發腦膜炎、心肌炎、以及肺炎等等併發症。
尤其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免疫不全者、多重慢性疾病、BMI≧30者等又為演變為流感重症的高風險族族群,因此,施打疫苗預防感冒十分重要。
疫苗降低流感併發重症風險
「流感疫苗的保護力並非百分之百,接種之後並不代表就不會得流感。」不過,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表示,以過去的流感疫情來看,打過疫苗仍感染流感的民眾,相較於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來說,併發重症的比例較低,顯示流感疫苗仍具有相當的保護效力,可降低流感併發重症風險。
研究顯示,流感疫苗對健康的年輕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對老年人則可減少50~60%罹患流感的嚴重性及其併發症,並可減少80%的死亡率。流感疫苗保護力約可持續半年,由於流感病毒的變異性極大,幾乎每年均會發生變異,原施打疫苗對不同抗原型的病毒並不具免疫力,以致保護效果降低,即使病毒未發生變異,疫苗成分也相同,其保護效果亦約只能維持半年左右,因此,建議每年均須接種 1 次。
疾管署指出,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接種後不會造成流感感染。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後48小時內如有發燒反應,應告知醫師曾經接種過流感疫苗,作為診斷參考;接種48小時後仍持續發燒時,應考慮是否另有其他感染或引起發燒的原因。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出現「1燒2痛3疲倦」小心流感上身! 專家授「4防範措施」降罹病機會
·流感疫苗有哪些副作用?接種前後要注意什麼? 10大Q&A一次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