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與日產開始協商合併案,拚進電動車市場。圖/畫面攝自RTS
本田與日產開始協商合併案,拚進電動車市場。圖/畫面攝自RTS
  • 本田日產預計六月簽最終協議,將成立控股公司整合業務
  • 本田合併日產欲強化競爭力,對抗來勢洶洶的中國電動車
  • 兩家企業文化不同,合併後有磨合期,市場反應也兩樣情

全球汽車產業爆出震撼彈,日本三大車廠本田、日產跟三菱的社長,2024年底召開記者會,簽署備忘錄,宣告本田跟日產正式開始協商合併案。規模較小的三菱汽車,將在2025年1月決定是否加入,可望一舉躍升為全球第三大車廠,銷量僅次於豐田跟福斯集團。本田跟日產預計2025年6月簽署最終協議,雙方會成立一家控股公司,整合旗下業務,控股公司將在2026年8月上市。由於本田的市值,大約是日產的四倍,合併案由本田主導,決定控股公司董事長以及過半董事人選。

本田併日產強化競爭力 對抗中國電動車

日產汽車近來不只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還在北美市場陷入苦戰,2024上半年淨利暴跌超過九成,宣布全球減產20%,裁員9千人,本田汽車雖然全球的銷量成長,但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電動車,在中國的銷量呈現斷崖式下跌,兩家公司因此考慮合併,強化競爭力。日產跟本田的合併,背後還有一隻隱藏推手。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正在研發電動車的鴻海集團,早就有意收購日產股票,暗中參與日產的經營,但鴻海過去併購夏普並不算成功,日產汽車不願鴻海插手,促使日產跟本田決心走向合併。

兩家企業文化大不同 合併後會有磨合期

本田跟日產的企業文化大不相同,本田被視為汽車產業的孤狼,從1948年創立以來,一直堅持研發自家技術,避免跟其他公司合作。日產為人詬病的是官僚作風、決策緩慢,合併之後勢必會有磨合期。合併消息一出,市場反應也是兩樣情,日產股價兩天飆漲超過30%,本田反倒下跌近5%。

新一代電動車,可以像智慧型手機一樣,透過更新作業系統提升功能,不過研發車載軟體,需要花費數千億日圓,不是本田或日產這樣規模的車廠,自己負擔得起。全球各大車廠也在合縱連橫,企圖在電動車的激烈競爭中存活下來。

責任編輯/謝文浩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