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文 李政純

根據腦中風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腦中風患者中只有110的人可以恢復到正常健康的狀態,410的人會有輕度殘障,另有410的人有嚴重的後遺症需人照料,其餘110的患者可能需要終生住院。

由於每位患者腦部受損的位置都不一樣,發生的後遺症也都不同,但根據治療師臨床上觀察發現,大約7成以上的患者,都需要透過積極復健恢復原來的生活,因此,掌握中風後的復健恢復期非常重要。

及早治療,預後才會比較好

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王柏堯指出,任何疾病都是及早治療,預後才會比較好,中風復健也是一樣。以大家最常討論的中風黃金復健期,現在稱為快速復原期來說,台灣的說法是半年,但也有文獻指出是1個月、3個月,國外則是有2周的說法,時間點都不太一樣。不論快速復原期的時間長短為何,要先了解中風後有一個時間點,患者明顯恢復得比較快,程度也比較明顯,舉例來說,手本來不能動、舉不高,復健23周後,手部可以舉高,明顯看出進步的程度,這就是快速復原期。

台灣的快復原期是半年有兩個因素,第一是因過去有研究指出,神經修復完成需半年的時間,第二個則是健保制度,健保住院復健給付時間是6個月。但臨床上有患者是在復健一年後,才有很大的進展,有些甚至是2年、3年,所以,千萬不要被半年的快速復原期限制住,在復健半年後若沒有看到顯著的成效就放棄,那實在是相當可惜。

王柏堯提醒,中風患者千萬不要復健半年沒有看到成效就放棄,因為時間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有沒有按部就班、努力認真的做復健,只要開始復健且持續進行,都有機會可以恢復自理能力,所以,千萬不要輕易放棄。

影響復健成效的因素

1. 中風嚴重度是最直接影響復健成效的原因,若能愈早進行,復健效果愈好。

2. 急性期的35天,須由家屬協助被動關節運動,避免肌肉攣縮、肌力減退,影響後續復健治療的成效。

3. 患者復健的意願與心理狀態,也會影響復健成效,因此,家人的鼓勵與讚美就顯得相當重要。

4. 復健是一條漫漫長路,患者與家屬的毅力與耐心,都要有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

生活自理是復健最大目的

中風程度、年紀、就醫即時性等因素,皆會影響復健後恢復的程度。王柏堯根據臨床經驗表示,只要不是太嚴重的腦傷,大多可以恢復56成,除了身體自然的恢復力之外,加上復健訓練的成果,幾乎都可以恢復56成。

所謂56成就是生活上可以自理,能夠自己走路、吃飯、上廁所,不需要靠別人,不過,必須了解的是中風後,多多少少會留下一點後遺症,很難恢復到100%,不管是多麼努力的復健,還是會留下1015%的損傷,可能手沒辦法舉得像以前一樣高,或是腳沒辦法像從那樣有力氣,這些雖然是不可逆的,但至少生活上可以自理,這也是復健最大的目的。

獲得成就感,繼續復健前進

王柏堯指出,在他的經驗中,看過許多放棄復健地中風患者,當然也碰過非常有耐心學習的好病人。放棄繼續復健的原因有很多個面向,因為多數患者都有共病,除了中風外,可能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因這些疾病干擾復健,像是需洗腎或肺發炎了,需要處理其他疾病而中斷復健。

此外,患者心態也很重要,當復健超過3個月、半年,都沒有進展或僅有些微進步,自信心備受打擊下,就不願意再繼續復健而放棄了;此時,家人和治療師的角色就很重要,除了鼓勵病患之外,還要給他們希望,讓病患重新回到復健軌道上。

王柏堯的做法是指派任務給患者,將復健課程中學習到技巧運用在生活中,舉例來說,尚未復健前是家人協助穿衣、準備餐點,復健一段時間後,要試著自己穿衣、煮飯,動作可能沒有像以前一樣靈活,但盡量自己動手作,同時也會獲得成就感。當任務一個個達成之後,累積成就之外,也能知道哪方面還不足,需要多加強練習;如此,復健才會有目標,一步步往前進,復健起來也才會更有勁,簡單來說,把復健融入生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把復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患者到醫院或診所作復健僅是12個小時的時間,回到家能做什麼則是病人常問的問題。王柏堯指出,在家裡千萬不能什麼都不做、癱在沙發上,這會讓人越來越退化,因此,他鼓勵把復健的概念帶入生活中,而運動更是一定要持續的。

舉例來說,走路、散步就是一種復健,像現在天氣太熱,就可以去超市購物、百貨公司逛街,也是復健的一種;或是把在醫院跟治療師學到的復健技巧在家做,像是練習抬手、拍手、蹲下…..等,都是很好的復健動作,甚至如果有旁人協助,還可練習上下階梯,但要以安全為原則,當發現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好時,就可以調高練習的強度。

復健是一條枯燥、漫長且是非常辛苦的道路,但中風的復健愈早開始愈好,從被動運動一路到自行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是希望患者能夠早日回復未中風之前的狀態,因此,即便再辛苦,也要提醒患者努力堅持下去,才能幫助自己度過有尊嚴的後半生。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中風復健愈早開始效果越好!!1原因讓很多患者中途放棄;生活自理是復健最大目的ft. 王柏堯(台北榮總復健部職能治療師)
腦血管疾病位居10大死因第4位,中風常見7種後遺症,生活無法自理影響最大,哪些患者需要復健?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