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匯存底高達5611億美元,位居全球第四,立法院財委會今(10)天首次針對,利用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召開公聽會,央行總裁楊金龍保持開放態度,但建議要借鏡其他國家訂專法規範。而立委與專家學者,對於設置主權基金都表示同意,同時建議透過主權財富基金,取得關鍵技術發展戰略產業。
立委疑外匯存底報酬低 楊金龍:謹慎非保守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我們不是保守,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能不能用?當然可以用,我們沒有反對成立主權基金,我們是開放的。」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公聽會上多次強調,央行不是保守是穩健,針對超過半數的朝野立委共同連署,要修正中央銀行法,並且要動用10%的外匯存底設立國家基金,效法新加坡投資公司GIC。
提案立委吳欣盈認為,應該用超額的外匯存底,提高現在只有2.6%的投報率,而楊金龍則是保持正向開放的立場,但認為有些資產應該從市場來,而且委託專業經理人代操,不能無償,建議訂專法規範。
立委吳欣盈表示,「有錢不好好運用是很可惜的,像新加坡小小的五百萬人口也有兩個主權基金,為什麼台灣不能?2.6%的長期投報率,其實通膨都已經吃掉一大部分。」
央行總裁楊金龍則是說明,「我們的外匯存底的報酬是2.6%,主權基金主要目的是要,增加未來的財富,所以高風險、高報酬。」
央行主管主權基金掀爭議 學者建議立專法
大咖學者、專家齊聚討論台灣是否設立台灣主權國家基金,楊金龍強調應該由政府整體考量,而會中的學者對於誰來主導?看法也兩極。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必須要有一些比較大的資金,才有辦法協助快速的結構轉變,類主權基金是由政府跟民間一起出資,政府負責監督委員會,那民間的公正人士像張忠謀。」
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黃朝熙表示,「央行主要是維穩,基金的操盤要追尋高的報酬率,所以兩個任務看起來,有點互相衝突。」
學者、專家討論主權基金該如何設置。圖/非凡新聞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可以設立類主權基金,強調台灣要強化半導體需要比較大的資金協助結構轉變,也有部分的學者認為應該要立專法,強調不宜央行主導,因為主權基金的目的是追求報酬,與央行的職責有衝突。
為了防範不時之需,台灣需要有充足的子彈,外匯存底是否拿來成立主權基金?又由誰來主導?持續成為討論焦點。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曾以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