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利空接踵而來,房價出現鬆動現象嗎?根據最新出爐的2022年第四季「國泰房地產指數」顯示,桃園、新竹、高雄都從史上最高點開始反轉,向下走跌,季跌幅度最高來到13.06%,而全台也有不少都會區出現「價量背離」格局。
利空轟炸建商趕下車 新案改「先建後售」避險
房市利空接踵而來,通膨、原物料齊漲,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通過,建商吃不消,小的選擇退場,大建商則多改為「先建後售」,而現在全台預售房價也開始出現鬆動,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也指出,建商退場的比例確實會很高,現在很多人預估會5成,他覺得不會比這個數字還小。
竹北文化直營店店長陳熒竺表示,推案量有向下的趨勢,竹北依舊沒有往下掉,但是量有縮;而巨蛋博愛加盟店店東陳揚智也說,前年買一棟預售屋的房子繳30萬,就賺100多萬的都有,可是這個市場未來會消失,現在就是不會有投資客出現,投資客手上的貨都要倒貨了。
房價鬆動是現在進行式?都Q4預售屋價轉跌
根據國泰房地產最新指數顯示,2022年第四季雖然全台預售屋平均每坪價達47.55萬元,再創歷史新高,季增0.68%,不過桃園、新竹、高雄則是同步反轉向下,以桃園13.06%為最多,新竹、高雄季跌幅也來到6.72%、1.29%。
胡偉良點出新竹、中南部,其實2021年房價開始上漲之後,很多不應該漲那麼兇的,也開始來趁火打劫,所以這一季市場往下修,再加上平均地權,只不過讓他們打回原型,也就是回到2021年以前的狀況。
買房選值得買的!建商:高CP值區反而不抗跌
胡偉良表示,這樣的跌幅只是回歸正常,而專家也特別提點,現在想買房的人應該要買值得買的,而不是買CP值高的地方,CP值高的地方、代表房價相對便宜,房價相對便宜可能就有他存在的道理,也許區域環境、各方面沒有那麼好,抗跌性也很差。
隨著房市通膨,土地建築、土融資金緊縮,金融市場震盪,加上平均地權條例將上路,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擴大,專家紛紛預測,未來房市供給量將逐步收縮,該如何買、如何出手,也成了買方的難題。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