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3期 文/鍾碧芳 攝影/許宏偉
人類常為鼻病所苦,從醫超過30年的台大醫院耳鼻喉部鼻科主任、台灣鼻科醫學會理事長葉德輝提及,鼻過敏、鼻竇炎等問題在門診一直很普遍,但仍有部分民眾會輕忽鼻子問題,「鼻子是很重要的器官」,絕對要用鼻子呼吸,尤其若有鼻塞一定要就醫治療,因為鼻子不通造成無法正常呼吸,身體就會失去自我保護的能力。
葉德輝說,自己從小也受鼻竇炎之苦,會選擇鼻專科當志業,一方面是對生物科學有興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母親跟他都有鼻子困擾,「很想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醫師的條件:有視病猶親的情懷
30年前父母對孩子的期待,總是不脫能念個好學校、有個穩定的工作;尤其是成績表現好的學生,也多半以臺大醫科為志向,葉德輝說自己也不例外。從瑞芳國小、瑞芳國中,一路到建國中學、臺大醫學系,他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也如願考上父母所期待的醫學系。
「在那個年代,其他行業尚未發達,對職業沒有貴賤的概念也不夠,且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都不好,只要孩子把書讀好、考上好學校,就算光宗耀祖了。」葉德輝回想自己會以醫科為第一志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形;實際上,他是從小生長在鄉下的孩子,還有個願望是念動物系,「鄉下孩子寒暑假都是在外面野放,我喜歡大自然、也有快樂童年,所以自己填的第二志願就是臺大動物系。」
他謙虛地說,自己是誤打誤撞地進了臺大醫學系,「當時念建中與臺大的學生真是臥虎藏龍」,他常說這群優秀的學生在過去都以醫科為目標,真的很可惜,也是從醫之後的經歷讓他體悟,「當醫師真的不需要最頂尖的人才,醫師這行業需要的是足夠的情感,除非要成為醫師科學家、研發的科學家才需要高度智慧與想像力,否則很多事情都是重複性,久了自然就熟悉了。」要當好醫師最重要的,反而是要有宗教家的情懷,能夠視病猶親,對病患才是最好的。
「如果那個年代有更多優秀人才能往各行各業發展,或許如今臺灣社會各產業會更多元、進步。」當然,也因為有這群優秀的人才往醫界發展,才能造就今日臺灣醫療的水準在世界上的地位。
人生轉捩點:法國的浪漫與轉譯科學的奠基
「會有這樣的想法,與前往法國留學有很大的關係。」葉德輝說,那個年代學生若要出國念書多半會選擇日本或美國;當時剛好有機會可前往歐洲的法國進修。那次的留學經驗,讓他感受到不同的文化衝突,幾乎把自己過去對生活工作的認知都給顛覆了。
「法國人講究浪漫、生活悠閒又重情趣,無論是產業或文化都很精緻。」而當時國內社會經濟正起飛,一般家庭普遍貧窮,大家都是為了工作忙活著,以為只要把工作做好,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但法國認為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這思維也影響了他對生活的態度。
受到法國影響的不只是生活態度,也更清楚轉譯醫學的重要性。葉德輝指出,法國醫學系畢業後會被要求要先在實驗室做動物實驗、藥理實驗,「若純做臨床沒有參與基礎研究,很難融會貫通;有了實驗室的經驗,會讓臨床更細緻化,也更知道如何把基礎研究一步步轉譯。而這樣的訓練對醫學生相當重要。」
他認為,基礎與臨床間總是有條鴻溝,醫學生花時間進行基礎研究,對臨床應用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把研究室中對微觀世界的觀察,實際回饋到病患身上。」在法國留學那段時期,葉德輝幾乎都在實驗室內進行電生理研究,因為電生理看不到也摸不著,必須靠想像理解其中變化,這讓他體會生命科學的精準度,「我們常說治療能達到六、七成以上的效果就很不錯了,但電生理研究講求的是99.8%以上的精準度,實驗才算成功。」他認為,把臨床與基礎研究做一結合,就會思考治療的意義,也更全面。
鼻科演進:術式進展快治療成效高
在過去還沒有細分次專科時,頭頸部的器官是包含在五官科內,耳鼻喉專科則是之後才劃分出的次專科。葉德輝觀察近30年來鼻科的演進與變化,他指出:「最大的改變是手術的方式。」
30年前的鼻竇炎手術,是以「翻嘴唇」動大刀的開放型手術為主流,手術做完後,病患的臉頰會有明顯凹陷,很多人形容「那是一種折磨」。自從1980年代歐洲發展了內視鏡手術後,臨床進行鼻竇炎手術有了大幅度的進展。
內視鏡手術是從泌尿科的攝護腺手術開始應用,「所以當時要進行鼻竇手術,是利用膀胱鏡在鼻科開刀。」而臺大醫院耳鼻喉科則在1989年引進內視鏡手術。
當然,醫學的精進不單單只是器械的進步,治療觀念的改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他舉例,過去對於鼻子的發炎性疾病治療想法是:只要有不好的組織就要全部拿掉且挖乾淨,但卻發現組織拿掉後會有許多後遺症或併發症,像是中耳炎所形成的膽脂瘤,拿得太乾淨又怕發炎組織回流到腦部產生併發症。
鼻炎也是一樣,發炎情況嚴重時,可能引發腦膜炎;若強行挖除裡頭的組織又有結疤組織增生問題,「病患可能鼻炎好了,卻一輩子受後遺症之苦。」葉德輝說,過去疾病治療不講究生活品質,活命才是最重要,但這觀念早已被顛覆。
就拿鼻竇來說,鼻竇的位置很關鍵,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只是通道而已,也是呼吸、嗅覺的重要孔道,更有保護下呼吸道的作用。「現在的治療策略會從保留的治療來取代動大刀的手術,也就是說,傳統的破壞性手術已經漸漸沒落不被接受,演變為以功能性手術為主流。」
內視鏡手術:微創小傷口到自然孔道無傷口
葉德輝說自己在臺大醫院當主治醫師第三年開始,就有幸接受內視鏡手術的訓練,自己是跨越了傳統的破壞性手術進入功能性手術,也等於是跟著內視鏡手術的發展一起成長。
他認為,任何疾病都有使用不同術式的優勢,「任何疾病不是單一手術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畢竟病患的疾病樣貌不同,有些必須破壞的大一點、有些則需要多保留一些。」況且,在醫學進步下,單是鼻竇炎還能細分不同類型,而當疾病分類愈來愈細、治療選項就必須愈來愈精準。
此外,即使是內視鏡手術也有很大的進步,它除了是治療的武器工具外,也成為進入鼻腔的工具,以取代過去需要動大刀開腦的手術,例如現在鼻科已經與神經外科共同進行顱底手術,就是利用鼻子為自然孔通道,進入顱底將腦下垂體的腫瘤取出並拿乾淨,可減少開動腦手術的風險。
葉德輝指出,微創手術講究的是從自然孔道進入體內進行手術,未來在技術發展下或許會朝以機器人手術為主,不過因為鼻腔與腦部的距離很近,執刀的門檻很高。但無論如何,在醫療科技發展下,與神經科或其他科別共同進行手術,已經是鼻科的藍海。
他也提及,如今鼻科還有一個風潮,是韓流來襲後頗受大眾矚目的整形手術,「過去鼻子的整形手術並不講究,只要墊高就好;現在的要求是,不只要墊高,還要能選擇不同類型、不同樣貌的美鼻。」雖然整形在台灣並未像韓國般流行,但已經略見雛形,也能想見將成為鼻科發展重要的一環。
養生之道:隨時記得用鼻子呼吸
葉德輝指出,「鼻子這個器官過去被民眾過度忽略了!」像是無論是什麼情況導致的鼻塞問題,都會想著反正還有嘴巴可以呼吸而被輕忽其可能引發的健康危機。「用嘴呼吸會產生很多問題,包括胃食道逆流,甚至有些小孩習慣用嘴巴呼吸,而造成肺炎的狀況也常發生。」他經常教育父母要注意孩子的狀況,「不要讓孩子習慣用嘴呼吸,只要有這個症狀就要矯正,否則長期下來會影響臉型,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也會升高。」
提及養生,他直言自己相當重視呼吸,尤其是有氧運動或腹式呼吸,「用鼻子深呼吸可以順勢訓練橫膈膜的力量,在練習的當下,腹腔會在壓縮間得到被動運動,腸胃道就會跟著蠕動,這是養生很基礎的功課。」尤其在運動時,他建議更要用鼻子呼吸,「經鼻呼吸對呼吸系統與心肺功能都有絕對的幫助。」
他也提醒,很多人會因為鼻塞而使用外物,如萬金油,來讓自己覺得舒暢,「但這種舒暢感只是來自神經系統的短暫順暢,長期來看,通鼻效果不大。」因此,若鼻塞已經影響日常生活時,或者必須過度使用刺激物來順暢鼻塞問題,就必須積極就醫。
【延伸閱讀】
.國健署署長 吳昭軍 對公衛政策如數家珍,誓言守衛國人健康
.疾管署署長周志浩 疫情下的鐵漢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