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病人在感染4週內為急性期,大多數患者在經過4週或更長時間後會逐漸好轉。然而,部分病人在康復後可能會因SARSCoV-2引發的病理生理學變化、急性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統失調與發炎性損傷,及重症相關的後遺症等,影響日常身體活動功能,以及造成 呼吸、血液、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新出現、復發或持續的症狀或失能;這些病人通常會在感染後12 週之內痊癒,但也有一些病人的症狀,可能持續超過12週或陸續有新的症狀發生。
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定義
美國疾病預防及管制中心(CDC)定義初次感染後4週或4週以上,仍持續有新出現、復發或持續性的症狀,綜稱為「後COVID症狀(Post-COVID Conditions)」。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將前揭病人統稱為「長期COVID(Long COVID)」,其中症狀持續超過感染後4週者稱為「症狀持續存在的COVID(Ongoing symptomatic COVID)」,若超過12週且無法解釋為其他疾病所致者,則稱為「後COVID症候群(Post-COVID Syndrome)」。
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德菲法(Delphi)調查國際專家共識,於2021年10月6日公布,將因罹患新冠肺炎產生的長期影響稱為「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定義為確診或疑似感染SARS-CoV-2病毒3個月後,仍有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且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並通常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 。
目前國內對於此類病人產生之症狀並未特別訂有專屬之定義,故疾病管制署訂定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 4 行指引》中乃援引WHO之用詞與定義。
臨床表徵
COVID-19病人在疾病逐漸痊癒後,多種健康影響可能會持續存在,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呼吸困難、胸痛、認知功能障礙、睡眠障礙等;這些症狀可能是新出現的,也可能是從感染初期持續到現在,隨著時間消失或復發,目前仍不清楚受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影響的確切人數,以及這些影響會持續多久。
根據Nalbandian等人彙整9篇來自不同國家,追蹤發病後或出院後2~6個月不等的 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相關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有6篇報告指出 32~87 %的調查對象在急性期後至少有1種以上的症狀,其中1篇指出55 %的病人有超過3種以上的症狀;有6篇報告均指出病人有生活品質下降情形。
對COVID-19病人的建議
1、了解自己的狀況:
每個人應對長期疾病的方式不同,應對COVID-19等新興疾病的壓力、焦慮和不確定性的方法也不同,對部分人士而言,積極瞭解自己的狀況,是與持續性疾病或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共處的第一步。如果在感染4週以後仍持續有症狀發生,可視需要至醫療機構就診,由專業醫護人員做適當的醫學評估、診斷和治療。
2、自我壓力調適:
避免大量且持續收看、瀏覽新聞(包含網路社群媒體),反覆接收過量COVID-19疫情相關資訊可能會讓您感到壓力倍增。鼓勵您從平時養成深呼吸、伸展身體、冥想或練習正念,嘗試健康、營養均衡的飲食,按照自己身體的耐受力規律運動,保持充足睡眠,並且避免飲酒和使用毒品;嘗試放鬆,並與他人保持聯繫,和信任的人聊一聊憂慮和感受等自我調適。
3、自我復健:
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因COVID-19住院的成年人,就常見的COVID-19殘留症狀,特別是呼吸困難、心理健康、插管後症狀(例如:聲音虛弱、進食與吞嚥問題等)、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缺陷等,以及開始運動、恢復功能活動等,提供基本的訓練建議,有助於病人自我康復與進行健康管理,病人可視需要尋求相關社會支援。
4、適時接受醫療協助:
記錄並重複專業醫護人員於出院前,或隔離檢疫期間的衛教指導事項,需要時,在醫護人員協助下,配合轉介至門診持續追蹤,並記下自己的心理狀態、身體症狀,在有明顯異於平常身心狀態時,主動聯繫專業諮詢管道,才能順利控制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或早期發現相關症狀。
如何預防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
預防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避免感染新冠肺炎,接種疫苗、正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避免人多場所等做法,都能降低感染新冠肺炎風險,進而避免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
若感染新冠肺炎,請於康復出院後隨時注意身體狀況、觀察症狀變化,若康復後症狀輕微或無症狀者可以參考此指引提供之資訊促進自身之健康,若症狀轉趨嚴重,或在康復後有新發生之症狀,仍應盡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
·專家點名「4類人確診」易留新冠後遺症! 常見呼吸困難、疲倦、記憶力差
·兒童染疫恐留後遺症! 美兒科協會列「長新冠11症狀」:注意力不集中、疲倦都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