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指出,基因突變愈快越早死。圖/翻攝自Pixabay
英國研究指出,基因突變愈快越早死。圖/翻攝自Pixabay

人類平均壽命約80歲,而寵物貓狗平均只能活15歲左右,為什麼不同生物的壽命差這麼多?英國一個研究機構最近發現其中奧秘,原來所有的生命體都內建了「生物時鐘」,掌管衰老與壽命,而且享有「基因突變總次數」的配額大致相同,只不過突變速度愈快的生物,壽命就越短。

生物突變配額約3200次 英研究:基因突變愈快越早死

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發現生命的奧秘,發表在權威的《自然》期刊,科學家針對人類和其他15個物種進行研究,發現哺乳類一生中基因突變次數大約都在3200次左右,差別在於突變發生頻率越高,個體壽命就越短。

英國科學家卡根表示,「以哺乳類作交叉研究,是因為從研究人類發現,不同體細胞型態突變率也不同。」

人類每年約基因突變40次!壽命越長次數越少

舉例來說,老鼠基因每年平均突變800次,一般壽命才4年;狗狗每年基因突變約250次,正常壽命約10多歲;而人類每年突變40幾次,大致符合人類平均壽命80歲。簡單而言,生物越快用光3200次的「突變配額」,就越早走到生命終點。

科學家卡根說明,體細胞突變改變了DNA對分子作用產生有害效應,生物體就會崩壞,進而出現老化過程。

基因藏「生命藍圖」 突變形成「癌細胞」恐害早逝

科學家進一步解釋,掌管生物「突變配額」的關鍵是基因,它蘊藏生命體的「藍圖」,一旦基因突變導致「藍圖」產生變異,例如形成癌細胞,生命體就脫離先天DNA掌控,提早結束生命。科學家卡根表示,體細胞突變與癌症的關聯為,生物體的細胞越多,突變罹癌的機率也越高,兩者之間存在不幸的正相關。

國際學術界非常重視「生物突變配額」的新發現,認為找到了基因突變與癌症的關聯性,也證實了衰老的背後,基因具有關鍵性影響,將有助於解釋生物衰老的奧秘,更希望藉此解開惡性腫瘤的謎團。

責任編輯/吳苡榛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