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許多人會面對焦慮、孤獨與恐慌問題。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疫情之下,許多人會面對焦慮、孤獨與恐慌問題。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妳知道嗎?今天是我五月中之後,第一次重回錄音室。


四年前我剛生完孩子,大約半年的時間罹患了產後憂鬱症與恐慌症,會對病毒和細菌非常害怕,完全不敢出門,結果今年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又經歷了一次恐慌症的復發。

從今年五月中開始,台灣歷經了將近三個月的疫情三級警戒措施,好不容易熬到逐漸降溫、解封的現在,許多人的身心狀況仍然受到影響,除了害怕染疫,還得擔心生計,層出不窮的挑戰,讓我們既焦慮又喘不過氣。

本集Podcast,台視主播林益如首次揭露自己在今年國內疫情延燒後,恐慌症復發的情況,分享自己如何積極面對,與內心的不安共處,也邀請知名心理學平台《哇賽心理學》的臨床心理師蔡佳璇(Nana),一起討論在疫情之下,該怎麼面對焦慮、孤獨與恐慌。

「妳知道嗎?今天是我在五月中之後第一次重回錄音室」,開始錄音時林益如透露,自己在疫情期間都是抱著她小小的蘋果筆電,窩在家中的小空間,透過手機內建的錄音程式,或以遠端連線的方式錄podcast。她回憶:「四年前我剛生完孩子,大約半年的時間罹患了產後憂鬱症與恐慌症,對病毒和細菌非常害怕,完全不敢出門,結果今年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又經歷了一次恐慌症的復發。」

台視當家主播林益如(圖左),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圖右)。圖/台視新聞+哇賽心理學 提供

作為臨床心理師,蔡佳璇也分享自己針對疫情嚴峻時期以來的觀察,「很明顯的是失眠的個案變多了,以前沒有睡眠困擾的人也開始會睡眠中斷,當然焦慮也會變多,大家可能會不敢出門,或者是很怕把病症帶回家。」

在疫情期間,失眠、焦慮的個案明顯增多。示意圖/翻攝自PAKUTASO

蔡佳璇解釋,疫情之所以會帶來焦慮與不適,是因為當人們面對疫情的種種威脅與不確定性,「交感神經系統」就會活化,啟動一連串的生理反應,讓人產生心跳加快、呼吸短淺、疲倦、緊繃等症狀,而當人面對危機時,交感神經會快速運作,若是在短時間達到生理反應的頂點,就像是處於焦慮的海嘯之中,也就是所謂的「恐慌發作」。根據統計,在美國和歐洲的一般人口中(包含青少年和成人),罹患恐慌症的一年期盛行率估計為2%-3%,終身盛行率則估計約4.7%;曾經有過恐慌發作的美國人一年期盛行率估計有11.2%。

當人們面對威脅,「交感神經系統」就會活化,啟動一連串生理反應。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疫情蔓延造成心理負擔 美41%人口感到焦慮

事實上,受到疫情影響身心健康的不只有林益如,知名數據統計公司Statista,今年7月26日到8月10日針對28,049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詢問他們「過去12個月在心理健康上面有什麼樣的症狀?」,結果顯示有高達41%表示自己有焦慮的症狀、百分之39%的人覺得有壓力,30%的人是感到憂鬱,也有28%的人覺得自己被孤立。

Infographic: Majority of Americans Have Struggled With Mental Health | Statista You will find more infographics at Statista

蔡佳璇也指出,目前研究顯示,個體受新冠疫情影響後會產生很高的心理健康問題負擔,特別造成鬱症、焦慮症、壓力、恐慌發作、身體化疾患、睡眠障礙、情緒困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和自殺行為等,而原先有心理健康病史的個案,也特別容易復發。

心理師教「4步」抗疫情焦慮 首先理解「焦慮」的功能

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建議,如果覺察到自己有些情緒上的波動或無法緩解的憂心焦慮,民眾可以先以 「心情溫度計」自評了解自身情緒困擾程度,再接受進一步的評估與治療。

除此之外,面對疫情下的身心影響,還有什麼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的?蔡佳璇分享,第一步應是要與「焦慮當好朋友」,她說,焦慮負責的其實是「提醒」的功能,「焦慮讓我記得清潔我的手,記得要戴好口罩,跟別人保持社交距離,我能夠看到它的好處的時候,我比較不會又覺得我怎麼可以這麼焦慮,才不會又把那個焦慮更往上推。」

疫情下,焦慮能「提醒」我們做好防疫措施。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理解「很多人跟我一樣焦慮」 建立支持關係

第二,她認為人們應該了解到「其實很多人跟我是一樣的」,這個概念雖然普通,但當我們這樣看事情,就會比較願意向他人傾訴,或一起討論焦慮,也能就此與他人之間形成支持關係,並明白自己正在經歷的,他人也在經歷,自己並不孤單。

理解「很多人跟我一樣焦慮」,有助建立與他人的支持關係。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營造好的獨處體驗 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蔡佳璇也以疫情期間,林益如主動讀書、錄Podcast為例,指出面對疫情焦慮的第三個方法,就是「營造一個好的獨處體驗」,畢竟凡是人一定會有獨處的時刻,但如何透過主動安排自己的活動、任務,來找回生活的「控制權」,是自己可以掌控的。當人們將精神聚焦在自己可以努力的地方,而不是沒有辦法改變地方,就更能找回掌控感,焦慮自然也會下降。

透過主動安排自己的活動、任務,可以找回生活的「控制權」。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每個人的長期功課 學會「跟自己做朋友」

最後一點,蔡佳璇表示,每個人或許都要開始練習「跟自己做朋友」,她認為,「其實我覺得它比較是一個長期的功課,跟你自己做朋友的時候,其實你就不會孤單,當你準備好陪伴自己,學會怎麼跟自己交流,在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的時候,就會相對舒服、輕鬆。」

▶各平台收聽:https://globalinsight.soci.vip/
▶《益起看世界》Podcast版:每週四上線
▶《益起看世界》電視版:每週日 21:00 台視新聞台首播
▶《益起看世界》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tvglobalinsight/

資料來源: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p.210 &p.215
-COVID-19 and panic disorder: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 most physical of mental disorders
-Epidemiology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COVID-19: a review

責任編輯/吳東穎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