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儘管許多人染疫後康復,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現「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如器官衰竭、疲倦、呼吸急促、脫髮和頭痛,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後遺症的成因是新冠病毒會改變紅血球和白血球的大小和硬度, 使得他們更難獲得身體周圍的氧氣和營養。

根據《每日郵報》2日報導,德國馬克斯普朗物理與醫藥中心(Max Planck Center for Physics and Medicine)上個月在《生物物理學雜誌》(Biophysical Journal) 發表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分析了現在和以前的COVID-19患者得血液樣本,並與其他健康志願者進行比對,研究人員發現,感染COVID-19的患者血液循環較差,氧氣運輸也受到限制。

研究人員認為,氧氣運輸受阻是導致COVID-19的患者出現呼吸問題、疲倦和頭痛等「新冠長期症狀」的根源。至於氧氣運輸到阻的原因,是因為新冠病毒會改變紅血球和白血球的大小和硬度, 使其更難獲得身體周圍的氧氣和營養。 研究人員也指出,血細胞的物理改變也可以解釋為什麼COVID-19重症者會出現血栓或器官受損的情況。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英國 5 月份有近 100 萬人被發現患有「新冠長期症狀」,症狀持續4週以上。而有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表示,症狀限制了他們的日常活動,其中疲勞是最常見的症狀,估計影響了 535,000 人,其次是呼吸急促,達到 397,000,肌肉疼痛達到 309,000。

責任編輯/陳盈真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