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網購大行其道,只要在網頁上輕輕一點,就會有快遞送到家門口,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不過難免還是有不得不踏出家門的時候,該怎麼做才能安心購物呢?來看看其他國家的經驗。
先列清單再單獨採買 減少購物時間
去超市不需要呼朋引伴,最好是一個人,減少店內人流,事先擬好購物清單,就不必站在貨架前傷腦筋,也不需要買一拖拉庫東西,回來囤放。到了超市發現大排長龍,彼此盡量保持2公尺社交距離,聰明的購物人可以選在離峰時間採買,避免店內人擠人。在店裡消費時,也要跟其他顧客保持社交距離,禮讓是一種美德。
購物回家清潔物品 醫師小撇步降低感染風險
回到家後東西該怎麼處理,來看美國密西根州的家庭醫生范威根如何建議,他仿效手術的無菌環境,提出一套對採買物品,徹底消毒的方法。根據目前一些研究,新冠病毒在物體表面,依然可以存活一段時間。其中一項研究顯示,病毒在塑膠或不銹鋼表面,最多可以存活3天,所以范威根醫師建議,不須特別保存的食物,可以放在室外3天再拿進來。其他必須即刻保存的東西,該怎麼處理?首先將一張桌子分成兩邊。一半是乾淨區,另一半當作汙染區,酒精擦拭或消毒處理過的物品才放置在乾淨區。蔬果等用酒精擦拭包裝即可,也可更換至乾淨的容器內以利保存。
至於外帶食物的部分,可以把食物倒在容器中,拿去微波爐或用其他方式加溫,把可能潛藏的病毒破壞殆盡,不過范威根醫師的建議,也被一些專家批評太過小心。美國疾管中心指出,已知新冠病毒透過食物或包裝,傳染的機率非常低,嫌麻煩的話,可以透過勤洗手,來預防接觸感染。購物完洗一次,拆完包裝也洗一次,開口吃東西前再洗一次,這樣就足以把出門購物的風險降到最低。
人類生活型態因疫情轉變 依賴網購不去實體店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超過一年,在這段期間人們的消費型態,逐漸發生轉變,包括更依賴網購,更少去實體店面,即便在實體店面消費,也增加不少防疫措施,購物這件事不再拖泥帶水,變得快狠準,或許等到疫情終結那天,這些習慣還會持續下去。
責任編輯/謝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