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短短一週確診數飆破700例,讓不少民眾憂心,是否該超前部署實施封城,將疫情警戒提升到第四級? 對此有專家建議,可參考「社區疫情」、「院內感染」、「確診數」三大指標面向;不過專家也提醒,要觀察疫情是否降溫,不能單看確診數字是否下降,還得看個案分布的區域是不是有擴大。

專家提疫情升級三指標 社區疫情、院內感染、確診數 

台灣疫情拉警報,外界憂心是否應該超前部署補破網,將疫情警戒提升到第四級;然而升級標準,究竟該怎麼評估?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升級標準可以參考三大指標面向,如果「接下來有更多縣市出現確診個案且關聯性下降」,或是「有更多醫院爆發院內感染」,加上「確診個案數持續快速增加」,就代表病毒在社區流行的程度高,得展開大規模圍堵,這時疫情警戒就需要再升級,甚至封城。

黃立民:每日確診人數非最重要

至於面向中,民眾在意的每日確診個案數,黃立民表示「每天確診人數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每天人數決定多少人要來篩,今天都沒有人要來篩檢,人數就會變少,醫院診斷出來的人數,反而比較重要,如果院內感染陸陸續續再發生,就代表社區帶病毒的人,確實是滿多的。」

多點爆發社區大群聚 專家:感染鏈存在已久

目前確診者在全台多點爆發,指揮中心分析這幾大群聚案例都屬於同一個病毒株序列,認為現在台灣社區就是「一個」大群聚事件,對此黃立民認為「如果他是同一個感染鏈,就代表這個感染,存在比我們想像更久,很多地方都有病毒了,它累積到一個能量才爆出來,所以如果他是 比較多條的傳染鏈,就表示這個疫情的時間,可能短一點點。」

黃立民也表示,現在追究感染源對控制疫情幫助不大,接下來要觀察疫情是否降溫,除了看個案確診數是否降低,還得看個案的分布區域,是否繼續擴大,才是評估的關鍵。

台北/陳酈亭、周煒傑 責任編輯/吳東穎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