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居芳多年前在山上被閃電打到,還好當時打到他的後背包,沒有擊中要害。畫面提供:莊居芳
莊居芳多年前在山上被閃電打到,還好當時打到他的後背包,沒有擊中要害。畫面提供:莊居芳
  • 保育志工登山遭雷擊,劫後餘生身體出現了反常情形
  • 最會放電的中年大叔,使用麥克風無線電,消耗電很快
  • 雷擊後出現特異功能,醫學臨床上無科學根據

登山遭雷擊 劫後餘生心有餘悸

志工 莊居芳:「你看如果它現在,因為我沒有神經,左腳的小拇指,大角度往內側彎,明顯的看出來是不自然生長,有沒有,有一個淺淺的痕跡那個,那個是比較大的。」衣服拉起來,背後有不少坑坑疤疤的傷口,這些都是雷神,在莊居芳身上,留下的痕跡。

志工莊居芳:「那我是走到離三角點,就在我大概不到1公尺的地方,就是後面就剛好閃電打過來,從大霸方向打過來,因為我太太走我後面,我走前面,然後我太太說,她頭上感覺就一道光,從她頭上過去,那因為我比較高,我位置比較高,它直接打在我後面的包包上面。」


莊居芳背上的疤痕,是遭雷擊後留下的痕跡。圖:台視新聞


58歲的莊居芳,平常喜歡登山,並和太太一起擔任雪霸國家公園的保育志工,民國90年陪同管理人員進行勘查任務時,突然遭到雷擊。志工 莊居芳:「因為整個身體都濕的,所以,我是瞬間那種感覺 ,就那種電流很快的過去,然後就震了一下,然後就是因為可能就是缺氧,然後人就慢慢的,往後倒下去這樣子。」還好後面有背包先擋住,沒有直擊要害,但從照片中可以感覺的到,當時有多危險。


鐵罐被燒成焦黑,可見雷擊當時相當驚險。畫面提供:莊居芳


志工莊居芳:「整個鐵罐都被燒成焦黑,所以打下來 ,我整個好像是騰雲駕霧這樣,整個都是煙霧,然後我那個衣服,本來是濕濕的,已經濕了兩三天了,結果瞬間都是乾燥,也是因為這樣沒有燒起來,如果說是乾燥的話,我相信大概,因為我也看過雷擊的案子,如果是乾燥的話,大概打下來 大概整個就冒火。」莊居芳回憶,當時昏迷了數十分鐘,被扛到營地時,才比較有意識,之後搭直升機送往醫院治療,撿回一命。

新光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林玉賢:「在臨床上看到,跟其他的電擊傷,比如說高伏特的高壓電電傷,或者是比較低伏特,家用電的電傷來講,(雷擊)這類的病人,只要能救活,他反而留下的後遺症,反而沒有這些,其他高壓電電傷來的多。」

雷擊後身體出現變化 被稱作最會放電的中年大叔

志工莊居芳:「當初最擔心可能要被截肢,我記得我醒來第一件事,只是跟我太太講完蛋了,我現在如果說,萬一以後坐輪椅的話,不曉得國家公園,還願不願意讓我當志工,因為不能上山了,我就跟我太太講說,那你要跟國家公園講,如果我可以坐輪椅的話,至少讓我到登山口,發個傳單什麼,應該是還可以做的,被雷擊的人,聽說都有特異功能,然後還有雜誌說,湯匙會黏在身體,我試過也是不會黏,沒有那個特異功能,我也湯匙也凹過,也凹不了湯匙。」

新光醫院整形外科主任 林玉賢:「我們臨床上,並沒有觀察到(特異功能),這樣的現象,被閃電打到後,沒有出現超能力,醫學臨床上也沒有,相關直接證據。」不過莊居芳還是感覺,自己的身體有出現一點變化。

志工莊居芳:「因為我本身是環境教育人員,有時候一場演講下來,可能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就一般來講一堂課,大概弄1支麥克風就很多,或是頂多用個2支,那我現在平均,大概至少是2支到3支,就是我那個麥克風無線電,我拿了之後,它的放電會很快,消耗電很快。」

閃電威力不容小覷 學避難姿勢可救命

莊居芳現在都被朋友,稱作是最會放電的中年大叔,他笑說被閃電打到的機率,已經夠低,能存活下來,是難忘的經驗,和最幸運的事情,而人被雷打到算是比較少見,建築物的案例就比較常聽到。家住苗栗的劉先生,四年內被雷神光顧了三次。

理化老師鄭立彥:「家裡剛好都有所謂的接這個電線,還有電視線、電話線,像這些線路都是非常容易導電的一個材質,一般我們交流電波,是很正常,如果雷擊的話,它波形就會有所改變,因為它突然間電壓升高,接收到超高電壓後,面板當然承受不住,就容易故障短路,而一般插頭上就算有接地線,主要都還是防止內部電線的漏電,對防閃電來說效果不大,第一個就是在我們最重要的開關箱,大的開關箱,我們做好接地的工作,第二個呢, 就是我們要把電器的插座把它拔掉,讓它沒有導線能夠直接到你的電器,那你的電器就不容易壞掉。」

在室內防閃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緊閉門窗,拔掉插頭,戶外的話,也有專門的避難姿勢。新北市消防局火災預防科股長 黃雱勉:「我們頭部容易導電,所以我們盡量要把姿勢壓低,那蹲下的時候,就是腳跟互碰,然後只有腳尖的部分踩在地上,因為它會透過,這個腳尖進來了以後,會透過另外一個腳尖,又把電又傳導出去。」

閃電傳說百百種,但實際上住家,被閃電打到引起火災,通常被歸到其他種類,人直接被打到死亡,多數是屬於心臟衰竭,沒有專門的閃電項目統計,雖然無法算出,雷擊機率到底是高是低,但基本的預防觀念還是得有,大自然的恐怖威力不容小覷。

節目中心/陳加欣 責任編輯/鄔凱雯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