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全球暖化帶來極端氣候與自然資源逐漸短缺的難題,桃園市政府持續以環境永續經營的理念推動城市發展,積極導入AI科技管理天然資源、生態環境,重塑環境治理與水資源循環模式,讓數位轉型與生態環保相輔相成,更提供智慧城市永續的新解方。
為了有效管理水資源,桃園市政府積極闢建水資源回收中心,將「黑水」變「藍金」,截至113年11月,桃園市政府已完成11座水資源回收中心,其中佔地5.73公頃的楊梅水資源回收教育中心,一天可以處理1萬2,000噸的民生污水,這些再生水也將提供給工業使用。
除了再生水循環再使用,桃園與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合作,率全國之先利用淨化後的「放流水」灌溉農地,不僅水質更優於社子溪水,因其含有較高的氨氮含量,恰好成為種植作物時所需的養分,可以活化生態系統,也進一步減少化學氮肥使用,透過電腦掌控水質和水量,成功種植出產量品質兼具的「碳吉米」。
利用AI人工智慧辨識模組,建立許厝港濕地復育區大數據資料庫。圖/桃園市政府提供智慧科技不僅能運用在水資源活化、農作生產監控,也能運用智慧科技推動生態保育。擁有北台灣最大、劃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的桃園市許厝港濕地復育區,鳥種紀錄多達200種。
為提升賞鳥的便利性,透過架設高解析度高速攝影機,進行網路直播,並利用AI人工智慧辨識模組辨別不同鳥種建立鳥類資料庫,截至113年11月已搜集到25種鳥類,此外人工辨識系統還可以透過遠端監看和廣播警告勸離釣客等破壞生態環境的有心人士,有效節省時間及人力。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