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近年飛漲,有殼蝸牛房貸越來越沉重!根據房仲統計聯徵中心資料,今年第一季全台房屋貸款「平均鑑估值」高達1355萬元創歷史新高,以30年期本息均攤試算,購屋民眾每月房貸高達4.1萬元,但主計總處公布今年1月到4月,全體受僱員工的經常性薪資平均4.6萬元,房貸壓力相當沉重。

首季「房屋貸款鑑估值」 1355萬創歷史新高

台灣房價節節攀升,根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台房屋貸款「平均鑑估值」高達1355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對比2019年同期5年內大增235萬元,而全台比一比,高雄近五年平均鑑估值漲幅最多,桃園跟台中也很驚人。

房市專家賴志昶解釋,「股市的熱錢持續挹入到房地產市場,政府推出新青安的優惠貸款,買方持續的支撐力道加強之下,房價自然有相當的漲幅,高雄的漲幅會比較高,其實主要還是因為半導體產業的進駐。」

想當「有殼蝸牛」扛不起房貸! 民眾望屋興嘆

房價漲得比薪水快,民眾購屋負擔似乎越來越沉重,如果以今年第一季全台房屋貸款平均鑑估值1355萬元,2成自備款、房貸利率2.18%,採30年期本息均攤,試算下來,每個月要承擔的房貸就要4.1萬。

但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今年1月到4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是4.6萬,就算薪水達到平均值,想買房也很難。民眾認為,「很難啦,因為你要貸款,以上班族的薪水,你都不吃不喝」、「如果家裡面沒有資本讓你去利滾利,會比較難透過白手起家去買房。」想當有殼蝸牛卻又扛不起房貸,如何擠出錢買?低薪族只能望屋興嘆。

台北/陳酈亭、甘而棣 責任編輯/曾以馨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