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五年前制訂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但「預立醫療決定」目前簽署率低,總簽署量只占台灣成年人口的不到1%,關鍵就在一次諮商費用就要大約3千元,加上醫院人力不足。健保署釋出利多,要針對末期癌症患者、輕度失智、公告難治癒疾病,以及居家整合照護計畫服務對象等四類族群,把預立醫療諮商費用納入健保給付,最快今年中上路,預計約有20萬人受惠。

病主法上路5週年 簽預立醫療比例不到1%

就怕人生走到盡頭時,堅持急救後卻要一輩子洗腎、打抗生素、插鼻胃管、打營養針,反而讓病人更痛苦。醫師細心解釋每一種治療方式對身體的影響,協助病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

預立醫療決定書。圖/翻攝自三軍總醫院官網

不過台灣五年前制訂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至今全台只有約6.8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占台灣成年人口的不到百分之一。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自費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費用是兩千到三千塊,因此民眾認為如果沒有迫切需求,並不會主動簽署。

諮商費高+醫院人力不足 諮商門診難開立

點出「諮商費用高」是一大關鍵,健保署釋出利多,針對癌症末期患者、輕度失智、公告難治癒疾病、居家整合照護計畫服務對象等四類族群,預立醫療的諮商費用將納入健保給付,最快今年中上路,預計約有20萬人受惠。

4類人「預立醫療諮商」將免費。圖/台視新聞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則表示,醫師在健保體制之下的習慣,都是很快速地看大量的病人,這樣才比較符合經濟成本效益,而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架構下,其實是需要花很大量的時間。

有一線醫師指出,由於預立醫療照顧諮商最基本都要一小時起跳,醫院人力不足,導致諮商門診難以開立,也是問題。

要如何從民眾端、醫院、醫師端增加意願,就怕用意良善,但成案過程複雜,也會讓許多人打退堂鼓。

台北/魏于恬、王秋明 責任編輯/吳苡榛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