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建案公設比,動輒超過百分之30,幾乎占權狀三分之一以上,對此內政部拚改革,喊話正朝兩大面向進行,第一是針對停車位,要避免將車道灌到「大公設」,第二則是檢討免計容積項目,如果按照內政部擬定的方案,將可有效將公設比降至百分之25至30,這樣是否能實質有利於買屋族,有房仲業者透露,還是要再觀察。
調降公設比抑制高房價?民眾:感覺不受影響
看屋比較坪數換算,現代年輕人想自己買房不簡單,也擔憂買到公設比超高的建案,內政部拚改革,喊話要將公設比降至百分之25到30,促使合理化,不過民眾覺得可以再低一點,大概降到15%吧。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22年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公設比為百分比35.9,新北市新成屋、預售屋平均公設比為百分之33.8,等於權狀有大約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公設,但調降公設比是否能抑制高房價,有利於買屋族呢?
對此資深房仲陳泰源認為,建商可能會話術這個說法,因為低公設,所以房屋的單價就要比較高,至於民眾能不能實質受惠減低這個負擔,其實還是要再觀察。
內政部喊話2面向改革 林右昌:討論過好幾次
另外,針對停車位,內政部也計畫避免將車道灌到大公設,傾向由有購買車位的住戶來承擔就好,對此陳泰源表示,實務上大部分車道本來就是已經在車位的公設裡,還是有改革,只是這影響層面其實不大。
內政部長林右昌透露,目前內部已有過好幾輪溝通,不過涉及修法,還有待政院拍板決定。
台北/楊宗諺、周宗霖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