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氣象局與原能會合作擴散濃度動態分析,結果顯示,廢水會隨洋流朝北美洲流去,但過程中,少部分汙水約在1~2年後,抵達台灣附近海域,氚濃度約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值。而根據中國的研究顯示,含氚廢水受洋流影響,美國首當其衝。
日核廢水1~2年後到台灣 濃度4年後最大值
日本開始排放福島核廢水,引發全世界關注,根據中央氣象局和原能會資料顯示,日本福島含氚的核汙水排放後,主要將沿著黑潮延伸流向東,一直到北太平洋洋流,過程中,洋流間的中尺度窩流,恐有少數含氚汙水流往台灣東側海域。
氣象局預估,大約1~2年,這小部分污水就會抵達台灣附近。氣象局科技中心主任洪景山表示,「差不多4年後,會對台灣鄰近海域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含氚濃度大概是百萬分之一」。
排放含氚廢水,根據中國清華大學曾發表的研究,美國首當其衝,因為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第2400天後,美國加州聖地牙哥測的濃度,將比上海、宮崎更高,原因是日本海域附近洋流較強勁,會沖淡廢水。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特聘教授何宗儒說,「到了美國,往南有加利福尼亞流,它的流速會比較慢,源頭是比較快的,到最後面是比較慢的,所以後面會累積」。
洄游魚類、美國生蠔、加國野生龍蝦 恐受核廢水影響
進口海鮮業者更透露,含氚廢水恐讓水產品遭到污染,包含日本秋刀魚,日本與台灣之間洄游性旗魚、鮪魚等魚類,接著洋流流經加拿大,小部分野生龍蝦及美國的全殼生蠔,南美洲蝦子、龍蝦等,都屬於我國進口海鮮影響範圍。
核廢水影響多國水產。圖/台視新聞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副所長葉明信指出,影響包括比較大的洄游性魚類,像鮪魚、旗魚,不過這個部分漁業署也都有在採樣。
排放核廢水後,日本下一批秋刀魚預計最快10月到貨,漁業署將派員抽檢輻射值。
海產含有氚「濃度過高」恐增致癌風險
醫師擔憂,若魚類體內殘留,氚濃度過高,吃下肚恐增加人體致癌風險。日本福島排放核廢水,後續影響,全民和政府單位,嚴正以待。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