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師範大學地科系及中研院地科所的最新研究,分析台北101大樓的連續振動紀錄,發現在早上9點到晚上9點,人流較多的時候,造成的振動幅度也較大,推估是跟機房運作有關。另外,溫度越高,振動頻率也越高;而風速越高,振動頻率則是越低。這項研究成果,榮登國際學術期刊,有助於未來針對其他建築物,進行更詳細的健康監測跟檢查。
台北101大樓的風阻尼器,前後左右搖晃,過去只要碰到颱風、地震,都會產生振動。但根據台灣師範大學地科系及中研院地科所的最新研究發現,溫度、風速、人流,也是影響101大樓振幅的三大關鍵原因。
師範大學地科系博士生陳耀傑指出,人流的話算是比較新的發現,人流比較多的這個時候,101的晃動程度似乎是比較大,推測是說它很有可能跟裡面的機房運作是有關的,「那它冷氣當然不像我們家用冷氣,一定很大一台,人比較多的時候,機器的運作量,當然就會比較大」。
研究團隊利用安裝在台北101大樓裡90樓的地震儀,在2014年的連續振動紀錄中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9點,人類活動較活躍的時段,這時主頻振幅也比較大,因此判斷,人流可能造成建物振幅大。
圖/台視新聞溫度高、振幅頻率高 風速高、振幅頻率下降
另外,跟氣壓和溼度有高度相關的溫度及風速,也跟101大樓對應的6個主頻頻率中,其中的「平移振動頻率分量」有高度相關。溫度越高,振動頻率則越高;但如果風速越高,振動頻率反而比較低。
圖/台視新聞陳耀傑表示,風在推動建築物的時候,建築裡面會造成很微小的裂隙,性質一旦改變的話,就會改變整個筷子(101)振動的方式跟振動的大小;那溫度升高的時候,假設它加熱,軟硬度就會受影響,那當然就會影響它晃動的程度跟主要的頻率。
台灣師範大學、中研院研究 登上國際期刊
這項研究成果,榮登國際期刊跟封面,研究參數也將作為綜合指標,有助於未來針對其他建築物,進行更詳細的健康監測跟檢查。
台北/李素瑜、余苓瑀 責任編輯/殷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