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印象中的台語歌都有個「氣口」,像是連綿的顫音或帶點哭腔,不過其實這與台灣早期的台語歌唱腔截然不同。戰前的台語歌以「歌仔戲」為基調,音節清脆、平直,之後歷經社會變遷,台灣人開始寄情於昔日的政權,因此台語流行歌曲開始模仿「日式演歌」。

戰前「歌仔戲」為基調 台語歌音節清脆、平直

連綿的顫音帶點哭腔,唱出離鄉背井的悲涼,多數人印象中的台語歌都有這老派的「氣口」,不過這其實與台灣早期的台語歌唱腔截然不同。

以歌仔戲為基調,音節清脆、平直,當時的台語歌曲風或演唱都保有濃厚的「台灣味」,一直到戰後,台語流行歌曲才有了變化。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培豐說明,歌仔調的唱法基本上是用丹田、肚子去唱,所以抑揚頓挫會非常清楚。

唱腔隨時代變遷 台語歌仿演歌「黏稠」唱法

歷經社會變遷與劇烈動盪,台灣人寄情於昔日政權,台語歌開始模仿日式演歌,以更「黏稠」的唱法,道出時代的悔恨與悲情。

陳培豐舉例,像是《媽媽請你也保重》、《孤女的願望》還有《黃昏的故鄉》,這些在談離鄉背井的歌曲大量出現,也把日本的旋律以及唱歌方式的美學,同時帶到台灣。

陳培豐也表示,「這些歌曲是由一群非專業的社會邊緣人寫給自己,寫出自己的心聲,他們在不友善的環境之下還能夠生存下來,時代歷史意義是非常強大的。」

從戰前到戰後,台語歌曲唱腔的演變有如「台灣人的自畫像」,勾勒出庶民心聲。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吳苡榛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