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各大醫院急診室爆滿,連ICU床位也是一床難求,有一名護理師透露,有患者一路從高雄北上找ICU床位,最後直到成大斗六分院才被收治開刀,但因為敗血症死亡,對此衛福部端出時間軸反駁,強調當天病人花2小時完成轉院,並沒有所謂的延誤就醫,而針對全台急診壅塞,衛福部今(24)天召開會議,端出短期三大因應策略。

病患北漂找床位敗血亡 衛福部駁斥延誤就醫說:2H就完成轉院

近來不只急診室爆滿,就連加護病房也一床難求,更有護理師分享,有患者一路北上找ICU床位,好不容易找到遠在150公里外的成大附設醫院斗六分院,到院後醫師發現,患者的排泄物已經瀰漫腹腔,最後引發敗血症休克,讓護理師無奈指出,家屬和患者千里迢迢找病床,誰會願意跑這麼遠呢?

高雄有患者北上尋床位,但仍引發敗血症休克死亡。圖/台視新聞

但遭到衛福部端出時間表反駁,強調當天這名台南病患經過外科照會,評估需要開刀後,只花了2小時就完成轉院,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解釋,果然是如同預期風險很高所以不幸往生,可是這中間在描述裡面,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延誤,都在積極處理這個病人。

衛福部駁斥延遲就醫。圖/台視新聞

每天20到30床病患 急診醫:根本記不得誰是誰

不過台北還有急診醫師在社群平台上曝光心聲,表示最近打定主意要離職了,因為每天上班就要接20、30床病患,根本記不得哪位患者誰是誰,只顧得好生命徵象,若又碰上護理缺額,很容易出現醫囑執行錯誤。

急診醫曝近期多病患,根本不記得誰是誰。圖/台視新聞

台安醫院急診科主任韓昌旺苦笑,急診也是一樣,一進去就交班已經快十個,早上又開始陸續新的病人又過來;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也說,資深的大部分都還在,因為也看透了,中生代的則是哪邊福利比較好就會往哪裡跑。

衛福部週一召開會議,最終制定短期3大因應策略,首要強化醫學中心院內病床調度,並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強化民眾分級就醫,卻被急診醫師質疑,開會過程和內容無非就是去微笑、舉手、說你好,感嘆這種老套路已經見過好幾次了,也有醫師無奈表示,台灣分級醫療從來沒有落實過,如今的對策只怕也是緩不濟急。

衛福部提3大短期因應策略。圖/台視新聞

台北/魏于恬、余苓瑀 責任編輯/張碧珊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