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傳出,英特爾將拆分製造業務和晶片設計,可能由台積電和美國博通聯手吃下,而供應鏈最新消息傳出,台積電有可能透過技術作價,或者實際出資持有英特爾分拆出來的兩成股權,但市場、業界擔憂,不管是技術入股還是合資公司,光是要在海外設廠成本真的很高,更怕技術外流;而日前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也公開大吐苦水,分享2021年開始在美國建廠的故事,「當時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受盡各種訓練」,還指出美國員工很難管理。
收購部分業務?傳台積電入股晶圓代工2成
川普政府近期不斷向台積電施壓,不過週一(17)台股表現,其中台積電開盤時上漲,因為供應鏈最新消息傳出,美國晶片製造大廠英特爾可能分家,傳出會由台積電與博通收購部分業務,其中台積電評估,要用技術入股或實際出資的方式經營英特爾代工事業,傳出入股股權約達2成。
傳英特爾拆分自救,台積電、博通收購部分業務。圖/台視新聞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提到,如果純粹只是晶片生意的部分讓給英特爾,更何況台積電也不是沒有分到,他還是入主了,所以整體的影響大概比較小,帳面上可以滿足川普的需求。
財經專家黃世聰表示,比較擔心主導權不在台積電手上,因為英特爾去年的業績已經不太好,今年的業績也不會太好,可能會變成是投資了但是效果非常差。
但外界擔憂,不管是要技術入股還是成立合資公司,就怕台積電會被迫吞下「拖油瓶」英特爾,除了海外設廠成本很高,更怕技術外流。
談美設廠辛酸史 魏哲家: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面對川普晶片策略的威脅,魏哲家日前也曾大吐苦水,說了不少2021年時開始在美國建廠的故事,分享當時他在亞利桑那州時,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受盡各種訓練,不但被官方要求要「自己出錢」請專家制定「管理自己」的規則,還指出美國員工很難管理!
魏哲家吐苦水曝美建廠辛苦。圖/台視新聞邱俊榮認為,台積電可能不會真的把自己的人和設備帶過去英特爾,還是會用英特爾的設備和人,中間可能會有一些磨合期,在這過程大概是台積電比較辛苦的地方。
針對市場傳言,英特爾跟台積電沒有任何回應。只是兩巨頭的營運模式差異,還有英特爾本身的財務問題,這樁可能的聯姻全球都在關注。
台北/魏于恬、余苓瑀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