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危機!82歲腎病婦解黑便險送命 膠囊內視鏡揭密小腸出血
82歲的陳女士長期接受洗腎治療,近期發現解便呈黑色軟質,伴隨頭暈無力,初步診斷為消化道出血,但傳統檢查無法找到明確出血點。幸虧透過膠囊內視鏡檢查發現小腸出血,隨後以氣囊式小腸鏡進行止血治療,成功改善病情,陳女士恢復健康。
小腸出血:僅佔腸胃道出血5%,診斷挑戰重重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吳佩叡醫師指出,小腸出血約佔腸胃道出血的5%,但因小腸位置深且傳統檢查手段無法觸及,診斷極為困難。黑便常見於上消化道出血,但若胃鏡、大腸鏡等檢查無法確定病灶時,應考慮小腸病變的可能性。
膠囊內視鏡是一款可吞入的小型相機,能在腸道內持續拍攝8至12小時,完整檢視小腸內部,成為診斷小腸出血的重要工具:
- 適用對象:未發現腸胃狹窄、阻塞,且非裝心臟節律器或懷孕者。
- 健保給付條件:重複胃鏡、大腸鏡及影像檢查無法確定病灶者,可申請健保給付檢查。
限制:僅能觀察病灶,無法進行治療。
氣囊式小腸鏡:精準止血,治療利器
氣囊式小腸鏡可在發現出血點後進行治療:
- 檢查方式:醫師根據膠囊內視鏡的定位,選擇由口或肛門進入進行檢查。
- 治療特點:能直接處理出血病灶,但檢查具侵入性,病人需在全程鎮靜或麻醉狀態下完成。
- 效果顯著:有效解決小腸出血的診斷與治療難題。
健康提醒:消化道異常不可忽視
- 若出現黑便、頭暈等症狀,應及早就醫。
- 小腸出血儘管少見,但正確的檢查工具如膠囊內視鏡與氣囊式小腸鏡可大幅提升診斷與治療的精準度。
透過先進的醫療技術,小腸疾病診治的挑戰正在逐步克服。奇美醫院的成功案例,為小腸出血患者帶來了更多希望,也提醒大家重視消化道健康,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魚刺哽到喉嚨吞飯、喝醋都NG! 第一時間這樣處理才是正解
·「喝湯4習慣」醫勸快改!恐害你變胖、罹癌 愛吃湯泡飯也不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