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天文大潮警戒時間及區域。圖/翻攝自Facebook@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今年度天文大潮警戒時間及區域。圖/翻攝自Facebook@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年度大潮再度來襲,中央氣象署示警,8月19日至8月23日期間,西部沿海從新北至嘉義,將出現年度大潮,西南部及東北部沿海潮位也偏高,️沿海低窪區在漲潮期間須注意海水倒灌與局部淹水。

氣象署在臉書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說明,年度大潮是因月球和太陽的引力,造成地球海水的潮起潮落,科學家把這個現象稱為「天文潮」,又可分為「大潮」與「小潮」。

「大潮」是當月球、地球與太陽呈現「一直線」時,正是海水潮汐漲落最大的時候,通常發生於農曆初一(朔月)及十五(滿月)前後兩三天,受到引力的疊加作用,此時滿潮水位更高、乾潮水位更低。至於「小潮」是月球、地球與太陽呈現「垂直」時,球間的引力會彼此干擾抵銷,潮汐漲落較小,通發出現在農曆初八、九(上弦月)及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月)時。

而「年度大潮」就是一年之中潮位最高的滿潮,稱為「年度大潮」。在月球、地球引力及大氣壓力多重作用下,通常年度大潮會發生在台灣「秋分前後的朔月或望月」,或是當月亮位於「近地點」時,也可能會發生年度大潮。

氣象署表示,各地的年度大潮時間略有不同,進一步彙整今年各區發生的4個時間點,包括7月20日至7月24日,西南部沿海(台南至屏東)及東北部沿海(新北、基隆、宜蘭)年度大潮;8月19日至8/23 西部沿海(新北至嘉義)預計發生年度大潮,西南部及東北部沿海潮位亦偏高。還有9月17日至9月21日澎湖、金門、馬祖也預計有年度大潮,西部沿海潮位亦偏高。最後10月16日至10月20日澎湖、金門、馬祖潮位亦偏高。

責任編輯/陳盈真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