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時代,年輕人為了一圓買屋夢,買小宅似乎成了唯一選擇,從185萬筆實價登錄資料中發現,15坪以下預售屋比中古屋多了10倍,交易量占比最高達6成,也反應危老案基地面積「迷你化」的趨勢,其中高價小宅會產生定錨效應,拉抬區域房市單價,雖然低了總價,但是高了單價,出現愈小愈貴的現象。

預售屋市場小宅夯 今年新案8成小坪數

一房一廳的格局一眼就能看盡,房屋權狀23.42坪,室內實際坪數只有16.16,2坪大的客廳塞進小尺寸的3人座沙發、鞋櫃、電視櫃,廚房的中島結合餐桌,才能讓小宅在有限空間中,依然五臟俱全,如同「鳥籠」的小宅格局,未來恐怕會愈來愈多。

另一間17坪的套房,室內實際坪數只有11~12坪,根據台北市地政局定義,可使用面積小於15坪,就屬於「小宅」,透過數據發現,全台預售屋小宅交易量,3年來平均年增14%,快速成為市場主流,建商也搶著推出小宅建案,今年有8成都是小坪數。

代銷公司總經理張境在表示,整個社會結構改變,現在年輕人獨立自主,成年以後不喜歡住家裡,又喜歡住新的房子,再加上房價也高漲,政府對於總價比較高有一些限貸的政策,所以市場就導引到小坪數為主,最主要還是房價受到物價通膨的影響。

房市飆卻越賣越小 近3年少一間單人房

抓取近3年房市狂飆期,全台實價登錄185萬筆交易資料,交易占比最高的中古屋,面積中位數從2021年的45坪,到2023年跌到43坪,預售屋縮小得更多,從41坪掉到38坪,等於3年內少了一間單人房,如果再扣掉公設比,預售屋可使用面積中位數,可能只剩下20坪,而15坪以下的預售屋,比中古屋多了10倍,交易量占比最高達6成,全台房子愈買愈小,「高房價」是其中最關鍵因素。

房子越買越小。圖/非凡新聞

小宅買氣新青安助漲 營造成本高、單坪更貴

小坪數住宅雖然總價較低,但因戶數多、隔間多,導致每坪營造成本較高,也全都會反映在建商開價上,往往有住宅愈小,單坪房價愈貴的現象。

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新青安會這麼受到大家的歡迎,非常多總價在1000萬~1500萬的房子,在市場上得到很好的反應跟銷售,最主要就是因為大家都以這樣的總價去做購屋的規劃,讓很多像小宅賣得最好的。

張旭嵐說,小宅的公設比也不低,跟過去一般型的住宅相對比較起來,它單價會略高,所以雖然是低了總價,但是高了單價。

都會區大面積素地難尋 低總價小宅反創高效益

預售小宅夯另一個原因是,危老案基地「迷你化」的趨勢,緊鄰捷運科技大樓站的新成屋小宅是公辦都更案,有鑑於大安區幾乎已無素地,缺乏完整基地可建新屋,未來勢必得走都更、危老,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總數達65萬戶,占台北市住宅存量72%,由於危老沒有最小基地面積門檻,近年來出現不少迷你改建案。

根據台北市建管處資料統計,北市危老核准案件各地區的平均基地面積,最大的是信義區平均223.5坪,最小的大同區平均150.6坪,而全市平均188.5坪,其中基地未達百坪的案件占比高達35.8%,等於每3件中,有1件「迷你化」危老案。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