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導,伊朗德黑蘭大學教授率領研究團隊,分析去年2月6日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附近,發生的兩次地震,各種衛星傳回的數據,發現在地震前12到19天內,震區的地表溫度明顯異常,且震前5到10天,大氣中的水蒸氣、甲烷等參數異常。希望藉由研究結果,可以創建誤報率較低的地震預警系統。台灣地震中心也有類似監測,不過學者說,至今仍沒有方法,能精準預測地震發生。

至今仍無精準預測地震的方法。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研究土敘邊境地震 大氣中關鍵參數異常

地震發生前是否有跡可循?根據外媒《每日科技網》報導,伊朗德黑蘭大學阿洪扎德教授,帶領研究團隊,透過衛星傳回數據分析去年2月6日,土耳其、敘利亞邊境附近的兩次地震,發現地震前環境多項參數異常。研究團隊指出,土耳其大地震前,12~19天,鎮區地表溫度明顯異常,到了地震前5~10天,大氣中的,水蒸氣、甲烷、臭氧、一氧化碳,監測參數異常,尤其在地震前1~5天,電離層出現異常現象,尤其在較高層最為明顯,因此推測訊號異常來自地面。研究一出引發討論。

伊朗德黑蘭大學教授率領團隊發現,可藉地震前環境多項參數監測地震。圖/台視新聞

看法不一 學者:無任何方法精準預測地震

而其實國內地震中心也有類似監測。地震測報中心早前就跟中央大學合作過,取得他的地震研究的程式,納到平常的作業中,可以計算得到電離層的電子濃度的變化。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副教授詹忠翰:「當我們從過去的經驗發現了這樣現象,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同樣的預測方式,去預估未來地震發生的一些可能性,對我們來說它存在一個非常非常大的一個問號。」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副教授詹忠翰。圖/台視新聞

地震前兆一直是地震學家們關注重點,除了科學界,各項自然數據研究,坊間也有地震雲、地震魚等說法,但至今沒有任何方法,能精準預測地震發生。不過地震前兆分析,有助於科學家進一步更了解地震,未來有望應用,增加預警系統準確度,降低災損。 

台北/楊祥瑜、張元杰 責任編輯/黃靜宜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