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遶境長時間大太陽下走動 別忘了做1件事!才能避免中暑
台灣農曆三月最熱鬧的事情就是媽祖遶境,目前也還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根據氣象局的預報顯示,今天開始的氣溫將一天比一天高,媽祖遶境活動的活動時間相當長,又經常暴露在大太陽底下,一定要多補充水分,才能避免中暑憾事發生。
中醫師劉宗昇指出,當外界環境的溫度比體內溫度高時,身體藉由傳導及輻射散熱的效果變差,此時主要靠流汗蒸發及對流散熱,濕度高低也會影響汗水蒸發的速度。
台灣屬於平均相對濕度高的國家,民眾於台灣夏季出外遊玩時總會感覺「悶熱」,其中「熱」來自溫度對於人體的感受,而「悶」則是濕度帶給人們的感受。在悶熱的感受之下,若是人體的溫度調節度不佳,就容易發生中暑事件。
中暑檢測表
可自我檢測一下,是否中暑了?
☐頭昏?頭痛?
☐虛弱?口乾渴?
☐肌肉痛、肌肉痙攣?
☐反胃想吐?反應變慢?
☐皮膚燙,體溫高?
☐意識不清?
西醫中暑定義
中醫中暑定義
《景岳全書•暑證》說:暑本夏月之熱病,然有因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總由於暑,故其病則有陰陽二證,曰陰暑,曰陽暑;
*陽暑兼症,從《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二補充寫入。*
另外清代葉天士在《幼科要略》中,提出「夏暑發自陽明,暑必兼濕」的觀念,以西醫生理角度而言 50%~60% 的相對濕度對人體最為適宜,也不容易引起疾病。
空氣濕度較高時,汗液蒸發速度很慢,人體即有不舒服的感覺,暑濕證很容易發生,其原因為「中樞下視丘腦-周圍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功能障礙。
高濕度環境,並不一定導致濕病,但高濕度環境之所以能致病,是人體内在功能失調的緣故。這說明了暑證的病理特色,多兼濕氣而成暑濕。
中醫的「暑濕病」臨床症狀
上焦
頭暈、頭重、頭脹痛、肩頸僵硬強痛、身困身重、目酸澀、目模糊、身熱。
中焦
胸悶、胸痞、噁心欲嘔、腹脹痛、腹瀉、食慾不振。
下焦
小便不利色黃赤、灼熱感。
解決中暑3原則5步驟
如果遇到中暑,要把握「三快原則」:快速發現、快速降溫、快速送醫。
盡可能地為患者爭取更多時間以獲得更專業的醫療救護處理。
請記得遵循「五步驟」(以下參考資料來自衛福部)
1.「蔭涼」
把患者移動到蔭涼通風處,使其不要繼續待在發生熱傷害的地點,無法移動患者請用雨傘幫忙遮擋熱源(太陽)。
2.「脫衣」
將使患者感到緊、熱的外衣解開、脫去,有利於體表降溫。
3.「散熱」
對於嚴重的中暑,快速散熱降溫至39℃以下,是決定病人預後的重要關鍵。
(1) 將身體泡在冷水中(頭要在水面上),經由冷水之傳導與對流降溫。
(2) 在無法泡冷水的狀況下,脫去衣服後,在身體上潑冷水,再用風扇吹(或搧風),讓空氣移動產生風,促進蒸發以加強蒸發散熱。
(3) 可置冰袋(鐵鋁罐的冰飲亦可)於手臂、腋窩、頸、膝等表皮血流豐富處,以加強散熱。
4.「喝水」
需患者意識清楚才能進行此步驟,避免患者無法自行吞嚥水而產生其他危險。提供患者電解質飲料(如運動飲料)或是含少許鹽分的冷開水,對於熱痙攣或熱衰竭等病況皆建議給予補充等張或高張液體。
5.「送醫」
若是在任一處理過程中發現患者的情況已經超出可以面對的情況,應該盡快尋求醫護人員的救助,緊急報案專線為:119。
※切記不要用酒精與退燒藥
將患者的熱傷害程度降到最小,「不用酒精、不用退燒藥」,不讓錯誤的迷思耽誤了患者的就醫治療,若中暑患者發燒超過40°C且失去意識後,未能在3小時內將病人核心體溫降溫至39°C,死亡率將會大幅提高。
2茶飲預防中暑狀況
薄荷菊花茶
藥材:菊花二錢、薄荷一錢、紫蘇一錢、生甘草一錢
作法:上述藥材洗淨後,用600ml熱水沖泡開,浸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清利頭目,理氣寬胸
清暑益氣飲
藥材:黃耆一錢、西洋蔘二錢、麥門冬二錢、香薷一錢、竹葉一錢。
作法:上述藥材洗淨,用600ml水量煎煮至300ml,待涼後即可飲用。
功效:補氣生津,清熱袪濕
4穴位緩解中暑不適
1.出現胸悶、噁心等症狀時,可按壓內關、足三里穴。
內關穴
手腕橫紋正中上二寸(約三指幅)
足三里穴
膝蓋下約四橫指、脛骨旁開一橫指處。
2.頭暈、頭痛悶脹者,建議適度按壓風池、大椎穴。
風池穴
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其外緣有凹陷處,大致與耳垂平行
大椎穴
項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低頭時,項後正中隆起最高且隨俯仰轉側而活動者為第七頸椎棘突。
本文資料來源:馬光醫療網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服用「5類藥物」小心增加中暑機率!頭痛、高血壓藥入列 做1事預防
·中暑別亂喝!揭「5大NG行為」恐加重不適症狀 只喝水也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