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改名? 專家揭和米無關 建議改「椰酵菌酸」

持續關心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件,多名患者體內檢驗出米酵菌酸,有專家坦言,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當中的「椰毒病原菌」才會產生米酵菌酸。但這種「椰毒病原菌」在國內是第一次現蹤,過去都沒有檢驗到的紀錄,究竟從何而來?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認為,元凶是「進口澱粉」;還有學者認為,米酵菌酸最初來自印尼的椰子餐點,且產生米酵菌酸的病原菌其拉丁文名稱有椰子及有毒的意思,因此改名為「椰酵菌酸」比較合適。

「米酵菌酸」改名? 專家建議改「椰酵菌酸」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持續延燒,有專家認為關鍵毒素「米酵菌酸」的翻譯名稱,應該再修正。

清大副教授黃貞祥在臉書發文表示,米酵菌酸原文名稱是來自印尼一種用椰子渣做成的食物,而產生米酵菌酸的細菌致病變種,拉丁文名稱是椰子、有毒的意思,絕大部分在椰子或玉米製品中產生,在中文被譯為「米酵菌酸」是很大的錯誤,並主張應該翻譯成「椰酵菌酸」。

黃貞祥透露,由於他是馬來西亞人,從小父母親就教育說,只要吃跟椰子有關的東西要特別小心。對此,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這週會針對改名去開會討論。

「米酵菌酸」解密 中研院士:它本來是好幫手

米酵菌酸真的惡盈滿貫嗎?中研院士牟中原在臉書上分析,有一種真菌會導致椰子內部變爛,因此椰子招來病原菌並製造出米酵菌酸來攻擊真菌,所以米酵菌酸其實是好幫手,任務是保護含油量高的植物種子。

黃貞祥表示,細菌的毒素目的是要防禦其他競爭的細菌或真菌,像是細菌本身的生化武器是一體兩面。

中毒案延燒 葉彥伯直指進口澱粉恐是元凶

而彰化縣衛生局長、同時是流行病學博士葉彥伯則指出,這次事件的元凶可能是「進口澱粉」,不要再讓無辜的台灣米替進口澱粉揹黑鍋,因為只有椰毒病原菌才會產生米酵菌酸,而國內從未檢驗出,根據國外資料顯示,椰毒病原菌可能透過空氣散播汙染了玉米、穀類等,間接也汙染澱粉。

寶林案「單一餐廳、單一時段」 陳揆:別太擔心

而米酵菌酸這回為何現蹤台灣?是否會入侵台灣的食物鏈呢?行政院長陳建仁強調,此事件是發生在單一家餐廳、單一個時段,因此民眾不需太過擔心,這是屬於個案情況。

整起事件到底是人為疏失,還是食材在境外就遭到汙染?還有待相關單位釐清。

台北/楊祥瑜、葉凌帆 責任編輯/吳苡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