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萬聖節 天文館曝根源從「天文節氣」演變而來

天文館揭西方中元節由來,萬聖節原是從天文節氣演變而來。圖/台北市立天文館提供

每年11月1日是起源於西方的萬聖節,前一晚10月31日的萬聖夜卻成為全球流行節日,台北市立天文館今(31)日表示,少為人知的是,其實萬聖節的根源與天文有密切關聯。

天文館表示,根據歷史學家考證,現代萬聖節來自兩千多年前居住在愛爾蘭的凱爾特人(Celts),他們認為這天位在秋分與冬至的中點,也是冬季的開始,在此轉換期間,也就是10月31日晚上到11月1日之間,是亡靈與人世間交流的時刻,因此定為薩溫節(Samhain)又稱為夏末節,並穿上奇裝異服來遊行驅鬼,西元8世紀才由天主教會將其訂為紀念聖人、追思亡者的萬聖節。

在一年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四個節氣是地球運行的重要天文分界點,在某些西方傳統裡,四個分至的中點則是與農作漁牧等民生作息有關的跨季日。除了11月1日,秋分與冬至中點的薩溫節(現代的萬聖節)外,還有冬至與春分的中點「2月2日土撥鼠節」,春分與夏至的中點「5月1日五一節」,以及夏至與秋分的中點「8月1日羊羔節」。不過以現代天文曆法精算,這些日子與真正的分至中點有少許差異,例如11月1日的萬聖節便與秋分及冬至中點的11月7日約有6日之差。

天文館說明,古老的凱爾特人還注意到天空中最明亮的星團,金牛座「昴宿星團」會在萬聖夜午夜時分升到最高點,雖然與真正的11月17日有些差異,但仍不失為尋找昴宿星團的好方法,在萬聖節前後的午夜,不妨抬頭往天頂方向找找這個遠在四百多光年外,但早在遠古時代便為各民族記載的美麗星團。

責任編輯/吳苡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