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飲酒過量! 國健署調查:14.39%「一次喝6杯以上」
國民健康署111年大專校院學生健康行為調查,發現大專生過去30天內飲酒過量(曾經一次喝6杯或6杯以上酒)的比率達14.39%;而喝酒場合以「朋友聚會」位居榜首達72.79%,單純「想犒賞自己」則是占21.59%。
5月9日是台灣無酒日,國健署今(9)天發布新聞稿指出,依據國民健康署111年大專校院學生健康行為調查顯示,大專生最常的喝酒場合以朋友聚會居多(占72.79%),其次依序為家人團聚(占41.1%)、覺得開心(占23.46%)及想犒賞自己(占21.59%)。
雖然大專生過去30天內飲酒率由109年44.2%降至111年38.45%,過去30天內飲酒過量率(曾經一次喝6杯或6杯以上的酒)由109年20%降至111年14.39%、降幅近3成,但仍顯示大專生常有機會接觸到酒類飲品,因此,對於「飲酒」帶來的健康危機不容輕忽。
國健署提到,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酒精是一種具有毒性和精神作用的成癮性物質。許多研究指出,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心血管系統有毒性作用,且酒精飲料中所含之乙醇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質,亦會抑制免疫力,增加罹患傳染病(包含結核病、愛滋病)的風險。
國健署說明,研究顯示台灣近半人口喝酒會臉紅,此為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導致酒精的中間代謝物「乙醛」無法被正常代謝,這種毒性致癌物累積在肝臟中,便會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噁吐、宿醉等酒後反應,又稱為「酒精不耐症」,此為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變異。
此外,乙醛也會與其他蛋白質、胺基酸及DNA結合,誘發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傷害組織,並產生大量自由基引發基因突變,大幅提高罹患癌症的機率。
國健署呼籲,大家一起響應謝絕勸酒文化,選擇以茶水代酒,儘量不出入可能出現飲酒的聚會場合,或改以其他娛樂或運動等方式,達到自我管理避免飲酒,保護自身健康的權益,落實「無酒、節酒、零酒精」的健康理念。
請注意: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責任編輯/曾以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