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達成歷史性「公海條約」。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聯合國達成歷史性「公海條約」。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據《BBC》報導,經過10年的協商,聯合國於美東時間4日晚間,達成保護世界海洋的歷史性協議《公海條約(The High Seas Treaty)》,將在2030年以前,將全球30%的海域納入保護區,以保護和恢復海洋自然生物。

聯合國成員國各國代表,歷經38小時的會談,於4日晚上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達成《公海條約》協議,由於在資金來源和捕魚權方面存在分歧,使協商已被擱置多年。

上一次有關海洋保護的國際協議是在40年前,於1982年簽署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該協議建立了一個稱為「公海」的區域,使所有國家都有權利捕魚、航運及進行研究,但目前這些水域中只有1.2%受到保護,在這些保護區之外的海洋生物,一直面臨著氣候變化、過度捕撈和航運的風險。

在《公海條約》建立的新保護區內,將限制捕魚量、船運航線,以及深海採礦等勘探活動,亦指限制海面200公尺以下的海床採礦。環保團體一直以來都相當關切,深海採礦可能擾亂海洋生物的繁殖地、造成噪音汙染,並對海洋生物造成毒害。

負責監管許可的國際海底管理局指出,將向前推進「未來任何深海活動,都將受到嚴格的環境法規和監督」,確保可持續以負責任的方式進行。

綠色和平組織北歐海洋活動家梅勒(Laura Meller)讚揚各國,擱置分歧並達成一項條約,使大家能夠保護海洋,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並保護數十億人的生活。

她補充說,「這是具歷史性的一天,顯現出在一個分裂的世界中,保護自然和人民,可以戰勝地緣政治」。

責任編輯/殷名慧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