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進入BA.5流行階段,9月中下旬可能會迎來新一波疫情高峰,確診數提高,重症死亡風險也會跟著提高。有專家根據美國研究指出,只有戴口罩或是保持社交距離,病毒傳播風險依舊高,但如果人人每週固定快篩2次,可有效降低傳播風險,社區確診陽性率也會大幅減少。也有專家建議,在疫情高峰期,民眾可自主性每週定期快篩一次。

BA.5病毒攻入社區,台灣又得面臨一波流行疫情,到底該如何減災,國內醫師建議可以靠定期大量快篩。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人口比較密集的公司、學校每週快篩一次,會使感染降低3成以上。

黃立民指出每個人對於症狀的敏感度不一樣,有些人覺得他自己無症狀,可是說不定別人覺得你有點症狀,他認為在高峰期的時候每人每週快篩一次是最好的辦法。

新冠「輕症化」 定期篩檢助揪黑數斷傳播鏈

醫師黃軒說,現在的新冠肺炎大部分是輕症、無症狀,盡快快篩避免陽性的人到社區傳播。且黃軒進一步引述美國研究,伊利諾伊州的厄巴納大學從2020年秋天開始,針對學校和附近社區發生大流行的區域,讓需要快篩的對象,一週1至3次大量快篩,累計超過百萬劑,結果當地陽性率不到4個月,從2.86%降到0.16%。

而研究也發現,尚未實施大量快篩前,只有戴口罩或加上保持社交距離等NPI的防疫措施,R0值還是超過1,傳播力仍然危險,但如果搭配「人人一週快篩2次」,再用手機App追蹤、暴露風險提示,R0值又能大幅降低,顯見大量快篩可以大量減災。

專家認為,新冠病毒症狀越發輕微,染疫者越不容易察覺,因此定期快篩揪出黑數,才能有效斷開病毒傳播鏈。

台北/陳酈亭、陳建國 責任編輯/殷名慧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