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短的一天!地球自轉加快「6/29少1.59毫秒」 疑冰山融化影響

不少人常覺得青春流逝,時間彷彿被偷走了,近期就有科學家發現,今年6/29這天,地球自轉快了1.59毫秒,打破2020年7/19快了1.47毫秒的紀錄,成為地球史上「最短的一天」,有專家表示,通常是大地震,會使地球自轉的速度變快,不過這回比較有可能是,南北極冰層融化後,導致「地球質量」重新分布,影響到地球自轉的速度。

6/29快1.59毫秒 打破2020年7/19快1.47毫秒紀錄

一天有24小時、每小時有60分鐘、每一分鐘等於60秒,但這樣的規則,隨著地球自轉的速度出現變化了!有科學家發現,今年6/29這一天,地球自轉快了1.59毫秒,打破2020年7/19快了1.47毫秒的紀錄,成為地球史上最短的一天。

6/29地球自轉快了1.59毫秒。圖/台視新聞

台北市立天文館助理研究員李瑾指出,通常都是發生比較強烈的地震之後的結果,當然現在有人認為是暖化的關係,造成地球冰層減少,地球質量的分布也造成了一些影響。

如此一來,需不需要調整「世界協調時間」?專家表示,照理來講,地球自轉應該是會因為月球引力產生的摩擦阻力,而逐漸放慢,因此14億年前,1天只有19個小時,也因為逐漸放慢,變成現在1天有24個小時。

月球引力產生摩擦阻力 地球自轉一直「逐漸放慢」

過去以來,為了讓原子鐘時間和地球自轉對上,已經多次對「世界協調時間」進行「閏秒」的調整,但如果地球自轉速度加快,難道要進行「反閏秒」的調整嗎?

14億前年一天只有19小時。圖/台視新聞

李瑾解釋,地球的自轉速度持續減慢,所以說一個稍微加快的速度,可能會讓未來需要閏秒的間隔時間可以拉長。

至於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會不會影響到人類生活,依照過往經驗,只有在「加入閏秒」時,「世界協調時間」會出現「23:59:60」的特殊時間規格,導致許多電腦系統無法判讀,像是導航、電信、網路金融等系統工程師,就會面臨考驗。

台北/鄭伊珊、周煒傑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