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拋出「快篩陽性視同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28)日表示,可能會有10%的偽陽性佔用醫療資源,今(29)日陳時中提出3方面考量,強調若將10%偽陽性的民眾匡列隔離,法律上恐有限制人身自由過當問題。

陳時中表示,第一是容量問題,目前台灣採檢總量夠,一天能做到19萬,目前一天採檢量能還沒超過10萬,問題是分配不均,民眾都會往急診擠,因此會要求地方多開放採檢站,也希望和基層診所合作設立採檢點。

陳時中表示提到,若用快篩取代PCR,一般快篩與PCR的相符度在88%至90%間,會產生10%不是確診的人被當作確診者,也會匡列身邊的人居家隔離,反而成本較大。

陳時中指出,第三是法律問題,民眾確診後會產生限制自由的法律效力,若把不是確診的人及其家人隔離,在法律上仍有限制人身自由過當問題。

陳時中表示,很多國家會在末期採取快篩陽視同確診,是因在末期會放棄匡列隔離,相對不會產生不必要的人身自由限制問題,再配合整體量能做政策調整,目前在台灣,確診者仍要隔離,同住家人也會被匡列隔離,會有人身自由限制,用只有約90%準確度的工具讓10%偽陽性的人做人身自由的限制,目前來講恐有不當,依各國經驗來看,都是根據後期限制自由強度決定前面怎麼做放鬆。

責任編輯/林湘芸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