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復健提不起勁?恐罹患「1疾病」
文:徐伯誠(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本文摘自台灣復健醫學會
近年來中風佔據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以及飲食習慣改變,還逐漸中風患者年輕化的現象,愈來愈多30-50之間的腦中風患者出現;腦中風之後肢體無力常是最顯而易見的症狀,其他合併症狀如吞嚥困難、失語症、認知障礙、感覺異常、視覺障礙等,也相對容易被觀察,但情緒議題常常是忽略的的隱性症狀,而其中「中風後憂鬱」是需要被注意的議題。
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
許多人覺得患者因為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所以自然而然會導致情緒低落,只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不管是靜一靜或是大哭發洩,憂鬱的情緒就會自然消散;但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全然適用在中風患者身上,因為有時候造成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大腦的損傷,而不只是重大壓力造成的社會因素。
目前認為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是多種因素造成,主要包括生物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相關,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是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也造成情緒的症狀,有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中風後憂鬱有關。
什麼情形容易有中風後憂鬱?
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另外其他社會心理因素,例如青壯年期中風,可能要面臨長期的經濟壓力也會是潛在的因素,而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也較高。
另外,過往的人格、過去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以及曾有憂鬱症病史等,也都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
何時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
中風後的第一年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中風後憂鬱,超過一年之後的發生率逐漸下降。因為許多患者在中風前幾個月會以住院方式進行密集的復健治療,在旁邊長時間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對於患者的變化應該能觀察到一些變化,常見的徵兆包括情緒上表現出比以往更強烈的悲傷、變得容易哭泣、說話的頻率下降。
另外也可能觀察到睡眠品質下降、活動力變差,常反應在復健治療時的表現,甚至有些家屬懷疑患者是因為不積極參與復健而造成肢體表現退步。返家的患者不像住院的時候按表操課的復健治療,如果患者不肯出門做復健或是不願意與人社交表現,也都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的可能性。
為什麼需要特別強調中風後憂鬱?
研究指出中風後憂鬱對於後續復健效果有顯著影響,造成整體功能恢復較差,提高未來醫療花費;另外對於人際社交與生活品質也有顯著影響,最嚴重反映在統計上顯示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中風後憂鬱是不可忽略的照護議題。
如果懷疑中風後憂鬱該怎麼辦?可以有什麼樣的治療方式?
如果有前述懷疑中風後憂鬱時,應該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在旁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能提供有用的觀察,同時透過醫師端一些篩檢的問題或是量表協助診斷。
目前研究指出使用服用抗憂鬱藥物調節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儘管不能連帶改善肢體功能的缺損,穩定服藥後可讓患者的情緒穩定,重拾復健的動力,這是對於中風患者很重要的改善。
親友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也格外重要,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一起面對生活的改變,慢慢調適心態與重建心靈,化解憂鬱帶來的負面的影響。
面對憂鬱的患者時,醫療團隊的成員也能提供一己之力來幫忙改善,例如復健治療時可以調整訓練方式,採用一些吸引患者的方式;如果有需求時也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師協助心理諮商,協助處理情緒問題。
家屬或是看護也會有情緒障礙
許多家屬從一開始的初期的震驚,馬上面臨到不同時間點必須做出醫療抉擇的難題,以及後續出院或是轉院的安排,加上處理被打亂的工作與家庭生活,也可能會造成情緒障礙,最常見的障礙是憂鬱與焦慮。有研究指出,照顧時間愈長、醫療花費支出愈多,家屬的情緒障礙問題比率愈高。
患者及家屬都有各自心理、生理負擔,也都需要適時的處理,尋求可近的資源協助、加入病友團體,可以聆聽過來人的建議,也都能幫忙調解自己的情緒,重建身心健康。
總結來說,中風後憂鬱並不少見,但及早發現,透過藥物治療與家人的鼓勵陪伴,給予心靈上的支持一起面對難關,對於病人與家屬來說都有正面幫助。
延伸閱讀:
。腦中風後復健很重要,看對「1科別」,幫助恢復生理機
。腰痛不做復健,吊單槓、倒立機可舒緩?運動醫學專科醫師認證「1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