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左)與習近平(右)的視訊峰會於16日落幕。合成圖/翻攝自AP Direct
拜登(左)與習近平(右)的視訊峰會於16日落幕。合成圖/翻攝自AP Direct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至今快要一年,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視訊峰會終於在16日以視訊方式登場。從兩位領導人先前通過兩次電話的內容來看,本次雙方的發言並沒有超出外界期待,對於台灣議題,拜登也重申美國致力於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及對台六項保證的「一中政策」,雙方也有共識兩國都有責任避免從競爭走向衝突,到底這場拜習會的意義是什麼?本集益起看世界Podcast邀請到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與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李可心,為聽眾說明。

美中關係破冰 學者:「又競又合」應是未來模式

「俗話說見面三分情嘛」,政大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分析,過去一年以來美中之間煙硝味很重,雙邊官員在各個外交場合的發言也都劍拔弩張,但是從本次習近平與拜登之間的友善互動來看,他預估未來應該有許多兩國之間的問題能被解決。

面對外界臆測,「美方要改變中國政府體制」、「美國要鼓吹戰爭的說法」等說法,拜登也大動作澄清,並不會試圖改變中國;吳崇涵指出,美中作為世界兩大強權,互動模式絕對不只有互相競爭,兩國之間在許多議題上仍需攜手合作,也必須建立對談,但由於國家都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吳崇涵預測,「又競又合」將是未來大國之間的主要相處模式。

拜登「不鼓勵台獨」 李可心:應對照發言時間點與脈絡

對於拜登再次強調「一中政策」,中國大陸官媒指是「不支持台獨」,而拜登隔天也有清楚向美國媒體表明「不鼓勵台獨」,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李可心指出,不支持台獨是美國長久以來的政策,從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1998年訪中時提出「新三不」,到七月時美國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參與由亞洲協會時的發言,美國的論調都是一致的。

「近年來台美之間的發展非常快速,美國官方對外的說法雖不變,但若對照發言的時間點與脈絡來看,就可以知道其中意涵一點點地在改變」,李可心解釋,例如前美國總統柯林頓說的「不支持台獨」,是從「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的脈絡解釋,但拜登現今說「不支持台獨」,也尊重台灣人自己做決定,又柯林頓的新三不政策中,曾指出美國不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但時至今日,美國國務院的聲明中就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的週邊系統中。

吳崇涵:台兩岸外交應「避險」 李可心:應讓國際社會了解台灣

拜習會最大成果在於兩國領導人願意對話,降低誤判機會,緩和緊張情勢,讓全世界鬆了一口氣。不過未來的美中關係勢必競爭又合作,夾在兩強之間的台灣又該如何自處?吳崇涵認為,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台灣不能太向一方傾斜,「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還是靠自己最重要」,強調台灣的兩岸外交政策應該要有「避險」概念;李可心則認為,台灣應該讓國際社會更加了解、認識台灣,台灣也能找到自己的立基。

▶《益起看世界》Podcast版:每週四上線
▶Podcast各平台連結:https://globalinsight.soci.vip
▶《益起看世界》電視版:每週日22:00 台視新聞台首播
▶《益起看世界》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tvglobalinsight

責任編輯/吳東穎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