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站未來將外包 民營競爭搶奪大餅
由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跟歐洲太空總署出資,1998年升空的國際太空站,在402公里高空的低地軌道,繞行地球23年,但如今即將屆齡退休。美國跟國際夥伴達成協議,使用國際太空站直到2024年底,但不排除之後繼續留做商業使用,直到被新的太空站取代。
多國打造太空站屆齡退休 NASA將重擔交付民間企業
今年8月俄國太空人更在國際太空站發現一道新裂縫,不僅難修補,估計還會越破越大。國際太空站持續老化,十年內恐怕不堪使用,但NASA卻打算未來不再砸重金,打造次世代的太空站,而是將重擔外包給民間企業。
NASA這幾年將國際太空站的補給任務,交給SpaceX跟國防航太公司諾斯洛普格魯曼。SpaceX去年更成為首間民營公司,載NASA太空人上國際太空站,NASA估計將商業載人計畫外包,可省下最高300億美元。如今NASA提供4億美元,讓4間民營公司接手打造商用太空站,當初與歐盟、加拿大、俄國跟日本共同承擔1500億美元搭建國際太空站,每年還得砸下40億美元維護,如今將工程營運統統外包,能大幅減輕NASA財政負擔。
民營業者打造4個太空艙 預計2027將四個送上太空
業者將打造4個太空艙,其中2個供人使用,另一個太空艙可做研究或製造使用,最後一個則連結太陽能板,讓太空艙能在國際太空站正式退休後自己單飛,再依客戶需求增加太空艙,最終成為新的商用太空站。業者預計2024年發射第一個太空艙,直到2027年,完成將四個太空艙全數送上太空。另一間美國航太公司Sierra Space也加入戰場,2017年研發出充氣式的大型太空艙。
業者估計2026年可初步將裝備送上太空,進行組裝,但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NASA跟民營公司公佈的時程表,也不只一兩次被迫延後。NASA在2020到2021會計年度,向國會請款1.5億美元,挹注低地軌道計畫,卻只獲得一共3200萬美元,今年7月美國眾議院也只批准4500萬美元,投入開發商用太空站,不到NASA請款的一半。NASA表示,太空站外包省下的經費,將可用在火星跟月球探索,民間業者則看好太空商業市場,不論是太空旅遊或提供無重力實驗室跟製造基地,都有相當潛力。摩根士丹利估計,太空產業到了2040年,收益可達一兆美元。
責任編輯/謝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