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壽豐、吉安位於板塊交界帶,地震活動頻繁。圖:台視新聞
花蓮壽豐、吉安位於板塊交界帶,地震活動頻繁。圖:台視新聞
  • 2021年7月花蓮壽豐到吉安一帶,頻繁地震活動,曾2小時內連22震
  • 小區域範圍內,短時間發生,無明顯主震現象,群發性地震就稱群震
  • 頻繁群震不太容易產生大規模的地震,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的地震

近來台灣地底下不太平靜,7月中旬花蓮地震頻繁,發生在花蓮南方壽豐到吉安之間,特別在7月14日,2個小時連續發生共22起地震,一整天下來,多達40起有感地震,最大規模達5.2,而像這樣群發性的地震,被稱為群震,是指在小區域範圍內,短時間發生,沒有明顯主震的現象,而在7月花蓮發生這幾起地震的原因,中央氣象局推斷,是破碎帶所產生的正常能量釋放,不過,地震如此頻繁,也讓民眾感到憂心。

花蓮頻繁地震活動 一天40起有感地震

2021年7月,花蓮壽豐一帶相當不平靜,7月14日一早2個小時內連22震,宮廟的屋頂石雕,都被震毀墜落,吊燈劇烈搖晃,整排展示櫃上的商品,瞬間被甩落,花蓮地區一間香皂店,店裡的商品宛如骨牌般,倒成一片,特別是上午6點52分,發生規模5.2的地震,陸陸續續的地震群,在2個小時之內,就有22起,一天累積下來,共有40起有感地震,對地震活動並不陌生的花蓮當地居民來說,如此頻繁的地震活動,也讓他們感到不尋常,而7月14日的地震彙整圖,呈現特別的網格分布,更讓民眾憂心,這是否為大地震前兆。

氣象局第一時間澄清,原來是電子地圖製圖上,產生的誤會一場,因為在做網頁的時候,把1公里當做標準,以網格狀來放震央的位置,碰到會有重疊時,它就會移到旁邊去,當一直在放大的時候,就會發現,它是一點一點,變成一個網格狀,有大學教授也認為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因為在研究上或實際紀錄上,會按照原本的定位,所以當用電子地圖呈現時,將它放大之後,才會出現網格分布。

斷層破碎帶釋放能量 密集監測地震變化

從7月初開始,短短半個月內,花蓮壽豐、吉安一帶,就有超過70起地震發生,像這樣群發性的地震,被稱為群震,也就是在小區域範圍內,短時間發生,沒有明顯主震的現象,學者也指出壽豐鄉一帶的群震現象,自2020年2月以來,就相當活躍,在2021年6月11日,一個下午發生多起群震,震央都在花蓮壽豐鄉,進一步探討,近年密集發生群震的原因,專家不排除,和2018年0206花蓮大地震有所關連,以地震分布的位置來看,分布的區域都有一些重疊,也有學者表示,當菲律賓海板塊,一直碰撞歐亞大陸板塊,邊界就剛好位於花蓮米崙地區,當一系列的群震發生時,是地震能量的破碎帶釋放,將應力重新調整的情況。

面對壽豐一帶,所引發的頻繁群震,是否也有可能釀成重大災情,氣象局提出近50年,地震活動趨勢,規模超過5.5,震源深度在15公里以下的極淺地震,分別落在1982年1月23日,深度3.25公里、規模為5.8,1990年12月13日,深度2.82公里、規模6.5,1992年4月20日,深度8.07公里、規模5.55,以及2020年2月15日,深度8.32公里、規模5.73,專家指出這地區地震最大特性就是大地震並不多,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的地震,50年規模超過5的只有4次,不太容易產生有大規模的地震,專家也表示發生群震,其實不用太擔心,因為不會誘發大地震,現階段用密集的監測,持續觀察地震變化,讓每次地震來臨時,將災害降到最低。

記者/于依涵 陳信志  責任編輯/陳加欣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