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告急!媽祖水上遶境 求天降甘霖
媽祖水上遶境 祈求地方平安 盼天降甘霖
隨著響亮的鞭炮聲,遊艇一艘接著一艘從石門水庫大壩碼頭出發,每年農曆2月3日,石門水庫遊艇業者都會依照慣例,舉辦媽祖水上遶境,祈求地方平安,也盼天降下甘霖,而這也是全台唯一的媽祖環湖活動,至今已經有53年歷史,然而今年陣仗之大,更是堪稱歷年之最,不僅有28座神尊出馬助陣,還一口氣出動18艘船繞湖,就是期盼老天賞臉,盡快下雨。
桃園市渡船遊艇公會總幹事陳咪春表示「復興宮的主神之外,我們附近包括復興區到龍潭,所有周邊的廟宇幾乎都請到了,甚至連我們薑母島上的百年土地公,平常我們在遶境的時候,我們只是過境,可是今天我們都把土地公請下來到我們這裡,就是表示今年這個雨量,大家都很擔心」。
台灣早期乾旱也求雨 1929年祈雨文曝光
乾旱求雨,寄託神明,在台灣早期其實相當常見,1929年是台灣歷史上的大旱年,當年西半部地區連續50幾天無雨,各地旱象頻傳,當時報紙甚至出現大旱魃,或缺水慘烈等聳動文字,臺中仕紳張麗俊受地方委託撰寫祈雨文,並預定農曆2月21日,在台中豐原慈濟宮進行祈雨儀式,後來經過討論,祈雨一事並未辦理,但當年5月中旬,全台各地陸續降雨,當時的《臺灣日日新報》就以「慈雨」為標題,記載著民眾歡呼鼓舞,難掩興奮之情,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博士洪瑩發表示:「台灣不只是清代的政府官員,帝制社會會祈雨,在日本時代的時候,其實日本的街庄仔或者是說日本人都會祈,這個事情很特別,而且不會只有在大甲」。
像大甲鎮瀾宮這樣由地方首長帶頭祈雨,其實可追溯至商朝,最早文獻則出現在漢代,只是古時候祈雨資格,並非人人有,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系主任林茂賢:「一般來講,祈雨不是民眾向上天祈求下雨,通常是由地方官員帶領,因為古代祭天,向上天祈求,不是人民的權利,天子才有資格直接跟上天祈求,地方官員因為是由天子所任命,所以由他來間接向上天求雨」。
最早祈雨溯至漢朝 天子才有資格求雨
而且在台灣缺水求媽祖,但早期祈雨的對象,其實是祂,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系主任林茂賢:「最早的祈雨儀式都是向龍王祈求,龍王是主水主雨的,所以是向龍王祈求,那其次會向城隍爺,為什麼是城隍爺?是因為城隍相當於神界裡面的縣老爺,所以地方不下雨的時候,當然要跟神界的縣長、市長祈求憐憫」。
自古以來有不少祈雨相關傳說,在民間流傳著,可見旱象發生時,除了節水抗旱,民眾求神問佛,無非也是希望能尋求一股安定的力量。
記者/李心嵐 江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