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風險高!醫護執行插管 先克服內心恐懼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SARS我們知道,當時就是有醫師,就去幫病人插管,那因為那時候比較緊急,他插完管之後就染疫了。」宛如SARS歷史重演,2004年第一位染病醫師是替患者插管時感染,巧合的是新冠肺炎首例確診醫師,研判應該也是協助患者插管時染疫,凸顯出插管的高危險性。
15公分近距離插管 第一線感染風險高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在插管的過程中,會先壓甦醒球讓肺擴張,所以這時候,本來病人無力咳嗽所造成的一個病毒積留,會快速在壓球的過程中,病毒就逸散到大氣中,這時候愈靠近病患,他的一個相對感染風險就會增加。」
插管現場需要2到3位醫護人員,除了醫師,還有護理師協助抽痰、準備器材,但即使有穿戴防護裝備,只要在同一個空間與患者近距離接觸,就等於暴露在極高風險。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同一個空間中病患他噴出飛沫,甚至噴出氣溶膠,在同一個空氣中,大家都還是有機會會碰到。」
臺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這個病室裡面到處都是病毒,不只是地面,還有他所接觸的地方,所以即使是你全身的防護裝備進去,你沒有直接接觸病人的飛沫或分泌物,你也有可能會因為摸到被病毒汙染的地方,而產生所謂的間接接觸傳染。」
與新冠病毒面對面 醫護身心壓力大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上富:「因為有時候病人,他在插管的時候,其實是很不舒適,他會掙扎,譬如他牙關會緊咬,所以我們都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把他的嘴巴撐開。」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去曾收治10位以上的確診患者,幫病患插管,屬於侵入性呼吸治療,醫師必須透過喉頭鏡,找到正確位置放入氣管內管 ,放置深度達20公分,所造成的不適感,往往會引起患者劇烈咳嗽,產生大量病毒飛沫,甚至氣溶膠。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打麻藥做插管的時候,病人還是會有一些咳嗽反射,尤其是那種很多痰的病人,他很用力地在呼吸,你管子一插進去,那一咳痰就飛出來。」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上富:「插管的過程中,他在跟我們掙扎,他有咬到舌頭,或者是口腔太出力有血,就會有痰跟血,氣管的開口你會看不到。」
為了迅速找出對的位置,醫師不得不和病人口鼻極度靠近,面對新冠病毒,每一次插管,醫護人員最先要克服的,是內心的掙扎與恐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上富:「有時候真的譬如很難看到,你真的會到這麼近。」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近的距離可能只有到15公分這麼近,病人的氣都吐在你臉上,病人如果這時候咳嗽,他的痰真的也是噴在你臉上。」
減少暴露風險 時間與技術雙重考驗
最嚴重的狀況,是插管並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有時候遇到困難插管,還得反覆嘗試兩到三次。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大概有一半機會一次成功,但是還滿多時候,是不會一次成功。」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有些人是困難插管,譬如下顎後縮、扁桃腺太大,或是整個舌根的部分空間太小,有許多不可預期的狀況,造成插管時間,可能從3分鐘5分鐘,到10分鐘都有可能。」插管時間拉得愈長,患者愈容易氧氣不足,造成更多無法預期的緊急狀況,醫護人員暴露風險也愈大。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他吐出來的氣,或他噴出來的飛沫都有病毒,你插管時間插愈久,等於整個房間的人被暴露的時間愈久,所以會盡量縮短插管的時間,就是你這個時間,最好在一分鐘內就要完成。」
臺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劉旺達:「每一次的新的住院醫師來,我們都有進行教育訓練,不透氣當然我覺得是行動最大的障礙,不過其實更大一個層面,還是心理的層面。」勇敢站上前線幫確診病人插管,醫師坦言,時間與技術的雙重考驗,更難克服的是心理壓力,畢竟只要一個地方沒注意,隨時可能身陷感染危機,因此不少醫療院所,都有特殊的插管部隊。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如果今天是一個比較高危險的感染族群,現在很多醫院都會交給特殊的插管部隊,簡單來說不是值班的醫師,也不是隨便一個內科醫師,通常會找一些麻醉科或胸腔科,這些專門插管的專家。」
出動插管部隊 一分鐘內完成插管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上富:「就不用貼近到快要到病人的臉,那我們就可以順著這個螢幕,你看一直走,然後舌頭滑下來就會看到,這就是他的氣管,聲帶的位置。」不同於傳統喉頭鏡,這支小巧的電子咽喉內視鏡,就是專門用來,替新冠肺炎患者插管的祕密武器。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咽喉內視鏡的一個特色就是,你在放置的過程中,其實可以直接看到聲帶,聲帶再往內推,大概在一分鐘之內就可以放完。」前端有個精密鏡頭,醫師透過螢幕,就能順利找到插管位置,不再需要貼近病人口鼻,盡可能減少近距離接觸。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徐上富:「在我們醫院是一定都用這種,那傳統的喉頭鏡,就是一般非疑似或確診的COVID-19的插管,有時候困難插管也會用這個電子的,基本上這幾乎是一次,百分之百都會成功的,所以會縮短他反覆插管,和插管時間拉長的不舒適程度。」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甚至它可以接到旁邊的大電視,就等於你插管的時候,本來是這麼低的在插,你等於是這樣抬頭看著電視,你就知道你管子插到哪裡去了,這樣就可以避免,跟病人的頭非常近距離的接觸。」
罩上透明壓克力箱,這也是確診患者專用的插管防疫箱,和電子喉頭鏡雙管齊下,能阻擋八到九成病毒飛沫,這款防疫箱也是由國內麻醉科醫師研發,獲得全球30多國改良採用,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只是不只插管得小心再小心,醫護人員離開病室,脫下隔離衣,才是最大考驗。
避免帶出病毒 間接接觸成防疫重點
臺大醫院防疫病房護理長潘玫燕:「整個防護衣的外層,都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到,所以在脫的時候,是由頭部開始一直往後面脫,在脫的時候,要由整個用捲軸的方式去處理,不要讓所有的外層地方觸碰到。」從內往外、小心翼翼,動作一點也急不得,每脫掉一層裝備都要消毒一次,全部脫完還得徹底洗手才能離開,避免病毒噴濺到身上,帶出病房。
臺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部立桃園醫院有兩個不同的病房,在病人之間沒有互相交流的情形之下,也發生同樣的新冠病毒感染,這個也說不定是一個環境的間接接觸傳染,在這段時間,可能環境的間接接觸傳染,一個我們未來要防範,跟做疫情調查非常重要的重點。」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傳播風險從來不是口罩可以完全擋得住,所以希望未來,能夠有正壓的一個保護面罩,來讓所有的一個氣體,藉由持續的正壓,完全不會靠近臉部的皮膚跟鼻腔的一個結構,才能夠預防下一次的院內感染。」
台灣醫護人員挺過SARS,現在面對新冠肺炎,有了更充足的準備,只是再多保護措施、再完整的防疫SOP,都只能盡量降低風險,無法百分之百保證不會感染,最重要的,是如何把這一次經驗,化為防疫能量,守住戰線,不被病毒攻破堡壘。
記者/蔡佳珍 陳世忠 責任編輯/張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