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挖出千年聚落遺址 考古費用誰買單!?
台中市精華地段 地底埋藏史前聚落
整地蓋大樓是都市開發常態,但挖著挖著,竟然在人口密集、寸土寸金的台中市區,挖出埋藏在地底下的史前聚落遺址!橫跨台中市南屯、烏日等區的13期重劃區,考古團隊在這撐著小洋傘,蹲在地上仔細清理碎片。台中市地政局工程管理科專員陳建綸:「挖的時候他就是點位放好,然後就開始一個洞一個洞開始去做試掘,每個洞它的範圍是2乘2公尺。」
地層被挖出一塊塊,有如棋盤狀的方形區域,就怕珍貴的千年文物遭到破壞,考古團隊全程手工挖掘,每個探坑長度和寬度各2公尺,深度大約2到4公尺,一直挖到帶有大量石頭的卵礫石層才停止。台中市地政局工程管理科專員陳建綸:「挖出來東西很多,一般都是陶片。」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益昌:「就是過去人類生活,所留下來的日常用品,譬如說陶器,然後石器。」
為了確認這些文物和遺址的真實身分,台中市政府請來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和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團隊,分頭探勘研究,發現這些出土文物,都屬於距今一千年以上的史前時代。台中市文化資產處處長李智富:「那個年代橫跨在1000年到4000年之間,所以它的那個文化遺留是非常豐富的。」
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益昌:「13期裡面其實是有兩個重要的遺址,一個叫做麻糍埔,一個叫番婆庄,麻糬埔用閩南話講,麻糬就是軟軟的,一個凸起來的東西,所以其實是代表它的地形,是過去在台中盆地的平原地區,一塊凸起來的。」
專家根據出土的數萬件陶器碎片推測,麻糍埔遺址,千年前曾經是相當熱鬧的聚落,包含距今3500到4500年前的牛罵頭文化、2300到2700年前的營埔文化 、和1000到1600年前的番仔園文化,橫跨金屬器和新石器時代,其中最引起團隊注意的,就是直徑長84公分的大型陶缸,推測可能是用來儲水的器具,也有可能是當時的烹飪食器。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益昌:「別的地方從來沒有見過的,超大型的那個陶器做的缸,80多公分那麼大的缸,這個在台灣是罕見。」
建商整地蓋大樓 因挖到出土物延宕
在台中市地政局人員帶領下,重新回到13期重劃區現場,229公頃中有13.47公頃屬於指定遺址,其中1萬8456平方公尺被搶救出來 ,規劃成蓄洪池公共工程,也因此重劃區原定在2015年就要進行配地開發,卻延宕至少3年。台中市地政局工程管理科專員陳建綸:「前面這條是舊南屯溪,然後這個是指定遺址,然後我們劃成為公園用地。」
道路整齊方正的13期重劃區,唯有中間區域保留不規則原狀,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考古遺址包含疑似遺址、列冊遺址和指定遺址三類,一旦被列為指定遺址,除了主管機關,任何人都不能任意開挖;而疑似或列冊遺址,雖然有機會申請開發,但在施工過程中一旦挖到地下出土物,就必須立刻停工,由營建單位委託考古專家,搶救調查之後才能繼續,只是現在有建商出面喊話,考古費用全由他們買單不合理。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如果兩三千坪都要繳數億的探勘費,這個是非常不合理的一筆費用,按理講政府應該在重劃或是在開闢道路,或在規劃的時候,這一筆費用應該由政府來評估。」台中市文化資產處處長李智富:「因為它這個是將來是要做商業行為的,所以其實這個開發成本,由開發單位來負擔,這個在中央的法令解釋裡面其實也有提到。」
前期的探勘再加上後續搶救鑑定,考古費用從千萬元起跳,更可能高達上億元,考古時間費用都沒有一套行情標準,因此不少建商抱怨連連。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沒有時間表,一挖就是3年 5年,那麼又加上了費用也沒有辦法確定,所以對一個開發商來講,那是沒有辦法預測的一個成本。」
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益昌:「通常都是開發單位很急,告訴你說本來應該兩年的工作,希望你一年就做完,那這樣的話對考古學家就有壓力,所以知識打折,這就有點可惜。」台中市文化資產處處長李智富:「我們都有建請中央主管機關,是不是可以適著嘗試來訂定一個標準。」坦承目前法令確實還有不足之處,地主或是開發商想要自保,避免挖到寶,恐怕只能在取得土地之前,先向主管機關查詢。台中市文化資產處處長李智富:「買地之前或者是說你要開發前,先來函詢各縣市政府的文化局,我們就會告訴你,那邊有沒有相關的文化資產的存在,或者是有沒有考古遺址,你應該要做什麼樣的處置。」
產官學三方各有考量的情況下,需要更多對話與研議,才能在開發跟保存之間取得平衡。
記者/蔡佳珍 陳世忠 責任編輯/張庭蓉